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论坛
动态
招聘
信息
中国金融业税收制度及国际比较研究 作 者 : 王 毅 宋光磊 著 出版方 : 中国金融出版社 日 期 : 2020年9月
未收藏
作者简介 王毅: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供职于财政部金融司。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 宋光磊:会计学博士。先后供职于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北京语言大学。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
内容简介


中国金融业税收制度及国际比较研究

王 毅 宋光磊 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20年9月



作者简介

  王毅: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供职于财政部金融司。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

  宋光磊:会计学博士。先后供职于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北京语言大学。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西方价值观的起源入手,以金融是否创造价值为切入点,推演国民经济循环中金融业税收的运行逻辑,探索金融税收的理论内涵和外延。同时,基于国际和我国金融税制的演变、发展及现状,结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改革的方向与目标,尝试从税收视角寻找可能的思路和突破,并对未来全球金融税收的前沿话题进行思考和展望。

  本书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课题“中国金融业税收制度体系及国际比较”的研究成果。


目录

第一章 导论:为什么要研究金融业税制  

第一节 金融业税制研究的时代背景与环境

一、国际环境:国际金融危机后税收视角的全球性反思 
二、经济环境:税收如何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三、金融环境:金融创新环境下的金融复杂性提升 
四、发展环境:金融税制如何与财税改革相适配  
五、开放环境:金融对外开放过程中的税收挑战 

第二节 研究金融业税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提供财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二、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的税制环境 
三、探索金融业最优税制安排 
四、发挥金融税制的宏观调控作用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推演逻辑 

一、研究思路与脉络  
二、主要创新点及努力方向 
三、框架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金融是否创造价值

第一节 从价值学说到金融价值

一、中国古代学者的价值思想:从 《管子》到 “平准论” 
二、近现代西方学者的价值观:从威廉·配第到斯拉法
三、金融创造价值的理论认识变迁 

第二节 金融价值如何测度  

一、被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所遗忘的 “金融价值” 
二、国民账户体系下的金融增加值 
三、金融增加值的核算实践与经济意义

第三节 基于金融价值的税基分析框架  

一、“税基等价”:从价值到核算的逻辑分析  
二、金融税基的逻辑:从经济活动到长期财富积累 
三、基于税基等价的金融税收逻辑 

第三章 金融税收体系:基于 “经济要素”的框架构建 

第一节 金融业对增值额的征税 

一、从金融增加值到增值税  
二、我国金融业增值税制度 
三、金融业增值税的国际经验  

第二节 金融业对交易行为的征税 

一、金融交易的基本类型
二、我国的金融业交易税制度
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证券交易税制 
四、围绕金融交易税的争论与启示 

第三节 金融业对所得额的征税

一、从金融增值额到所得额 
二、我国金融业所得征税制度
三、对金融所得额征税的国际做法
四、金融所得税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第四节 金融业的财产性税收 

一、从所得额到长期财富积累 
二、金融稳定税的探索和实践
三、财产税与财富再分配的国际经验 
四、金融危机后对银行税的争鸣 

第四章 中国金融业税制的变迁

第一节 分税制改革前 (1978—1993年):金融业税收起源  

一、国有银行 “利税之争”
二、外资金融机构的税收优惠
三、证券业税制的建立 

第二节 “分税制”改革时代 (1994—2003年):流转为主的税制初立

一、“分税制”改革的金融元素
二、以营业税为支柱的流转税制度
三、金融税收制度的完善健全 


第三节 渐进式税改 (2004—2016年):中国金融税制走向成熟  

一、后 “分税制”时代的改革空间 
二、金融营业税制度与时俱进 
三、税制改革助力金融发展 

第四节 “营改增”后 (2016年至今):金融增值税时代 

一、对金融业开征增值税的背景
二、金融业 “营改增”的改革 “三部曲” 
三、金融业 “营改增”的行业影响 
四、对金融业 “营改增”改革的评价 
五、“营改增”后我国金融行业税负情况 

第五章 金融业税制变革之 “他山之石”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上对金融税制的反思 

一、税制完善能否避免金融危机
二、税制是否对金融稳定中性
三、金融税收改革的发力空间 

第二节 典型国家金融税收制度 

一、美国:直接税为主导的金融税制 
二、法国:开增值税之先河
三、英国:高度集中的金融税收制度 
四、新加坡:低税负提升金融竞争力

第三节 国际金融税制的主要特点

一、多数国家实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 
二、少数国家对银行业征收营业税  
三、普遍趋势是减税

第四节 全球金融业税制的主要模式 

一、模式 1:多数国家的免税模式 
二、模式 2:鼓励服务出口的补偿模式
三、模式 3:混合模式  

第五节 国际经验与启示

一、轻流转重所得
二、轻税收、重引 “资 (智)” 
三、中外差异及比较

第六章 金融业税制的效应分析和价值框架 

第一节 金融业税制的宏观效应

一、经济效应:提升经济运行效率
二、风险效应:防范金融运行风险
三、收入效应:扩充政府财源渠道
四、产业效应:平衡社会资源禀赋 
五、投资效应:畅通长期财富循环
六、竞争效应:促进国际资本流动

第二节 金融业税制的微观效应

一、激励效应:税收 “加速器”  
二、外部效应:自动纠偏机制
三、公平效应:不重不漏、税收中性
四、约束效应:税收 “抑制阀”
五、治理效应:公司治理 “天平”

第三节 构建一个金融业税制的价值分析框架

一、金融业税制价值的分析逻辑
二、金融业税制的设计原则 
三、价值标准的要素构成 
四、评价指标及实证结论
五、中国增值税税率与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第七章 全价值链视角下金融税收问题  

第一节 金融流转环节

一、应抵未抵 
二、可抵未抵 
三、免税不抵与重复征税 
四、行业间税率 “歧视”  

第二节 金融交易环节

一、股票证券交易
二、债券交易 
三、不良资产处置
四、资产管理产品交易
五、组织结构变迁的税收差异 

第三节 金融资产退出环节

一、税收优先权
二、不同破产方式的税收处理
三、税收债权人定位
四、征税权缩减
五、滞纳金处理 

第四节 金融资产跨境环节

一、金融跨境税收划分与原则
二、属人属地原则
三、跨境双重征税
四、征管原则与金融领域特殊性 
五、资本跨境流动的 “通道”税负 
六、托宾税:理想的调控工具 

第五节 社会财富积累环节

一、养老领域 
二、信托及 REITs领域
三、合伙制基金领域 
四、遗产与捐赠领域

第六节 金融税收征管环节

一、纳税主体界定 
二、计税方法与重复课税 
三、金融服务的实质性判定 
四、转让抵扣
五、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六、税收法治

第八章 思考与展望  

第一节 基于全价值链逻辑的税制设计思路

一、营造良好的金融税收环境 
二、用好间接税助力宏观调控 
三、客观看待我国金融业税负
四、体现金融业税收政策导向性
五、提振国际金融竞争力
六、引导长期资本循环  
七、税收与货币监管政策协同  

第二节 制度层面:寻觅更适配的金融税制 

一、有增值必征税 
二、我国金融税制结构与宏观税负 
三、“税基等价”与重复征税 
四、税收中性与政策导向 
五、重税轻征与轻税严征
六、税制与长期财富循环
七、国际比较与税制竞争

第三节 技术层面:对金融领域税收问题的思考 

一、增值环节的思考 
二、交易环节的改进 
三、跨境环节的提升
四、退出环节的优化 
五、财富环节的促进 
六、征管环节的适配 
七、立法环节的保障 

第四节 国际金融业税制的最新思潮和方向 

一、减税避税与国际金融业税源:竞争与责任
二、税收政策与宏观金融政策:边界与协同
三、金融税制选择与金融周期:顺周期与逆周期  
四、税收对微观金融主体的行为影响:激励与套利

第五节 永恒的理论辩驳 

一、直接VS间接之争
二、金融危机对金融价值说的洗礼 
三、“税基等价”与税负之争 

附录一:全球 190个国家和地区金融增值税情况比较 

附录二:世界主要经济体金融业税制比较

附录三:我国金融机构破产重组退出税收制度

前言

  风起于青萍之末。研究金融业税收问题的初衷,起源于一个小目标:在中国全面推行营改增以后,如何看待金融业税收负担变化?中国作为全球经济体中第一个全面实施流转环节增值税的大国,评价金融业“营改增”效应、完善抵扣链等问题都值得思考。没想到一旦开题,就发现金融领域涉及的问题很多,需要澄清的分歧似乎也不少,有一发而不可收拾之感。一步步做下来,研讨范围从针对金融业“营改增”的专题研究,变成始于金融是否创造价值的较为系统的分析,弄成了目前的这个框架格局。

  撰写此书的最大感触是金融业税制的复杂性,而这又源于金融交易、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的复杂性,源自于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实体是根本,金融是血脉,只有服务实体、回归本源,金融业才能健康发展,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理念,真正落实起来并非易事。特别是过去十多年间,伴随中国经济逐步转型升级,金融业创新发展迅速,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日趋多元化,国际资本流动频繁,金融业开放加速,加大了金融业税收制度的复杂性,也极大地激起理论界、实务界对优化金融税制的期盼。

  从严格意义上讲,金融业税收制度这一话题可能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一个国家的税制是一税一法,按照税种而非行业划分。金融业税制更精确的表述应该是,普适性的税收制度在金融领域的适用性,对金融交易及对应的收入、资产一视同仁地覆盖。即使由于金融交易的复杂性,加剧了金融税收制度的复杂性,研究金融业税制,恐怕不仅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也理应秉持“公平税负”的基本税收理念,坚持凡收入必纳税,追求金融税制公正平等、公开透明、便捷征纳的目标。

  感谢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立项金融税收这一课题并给予研究资助,感谢王海明秘书长和匿名专家的多番评审。研究是集体心血的结晶,是多次讨论的结果。我不少同事都参与了这项工作:在第七章金融全链条各环节税收制度检讨中,张宝海(流转环节)、戴赐娜(交易环节)、邳显(破产清算环节)、张立(跨境资产环节)、郑智新(财富积累环节)整理提供了相关资料,人民大学禹奎副教授撰写了税收征管的内容。张立测算了VAT负担变化。财科院梁季研究员提供了颇有价值的评论。

  笔者当年在大学主修税收专业,曾在九江县税务局实习数月。县城沙河镇是庐山脚下的一个小镇,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隐居之所,距我实习之地不远。三十多年前的沙河,风清气爽、市井烟火,没有现代工业的污染,没有汽车文明的喧嚣。走出小镇几步,就是满眼的田野和纯净的天空,行走在那样的世界里,颇有些淡然物外,远望尘世的悠然。大学毕业之后,阴差阳错并未从事税收工作,但山不转路转,近两年服务金融企业,工作中遇到不少税收话题,又使我有了了解金融税收的机会,激起系统梳理金融税收的兴趣。一时兴起,追梦年少,组织大家一起完成了这本书,也算是圆了三十年前从事税收工作的一个梦。

  梦醒之际,回到现实,难免有不尽如意、贻笑大方之处。抛砖引玉,还望大方批评指正。

王  毅
2020年春于北京西城三里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