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论坛
动态
招聘
信息
新经济范式的非典型与非均衡 作 者 : 刘珺 著 出版方 : 中国金融出版社 日 期 : 2020年9月
未收藏
作者简介 刘珺,工商管理博士,现任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行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曾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担任第十二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经济周期、货币政策、产业结构、金融创新、金融科技等,研究方法既重实践重问题导向,又与宏观理论框架有机衔接,秉持怀疑的精神和兼收并蓄的治学风格,批判性继承经济学经典理论,以新视角诠释新经济。著有《中国经济金融的国际化问题》《金融论衡》《新金融论衡》,曾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英国《金融时报》、中国香港《南华早报》、《中国日报》、《财经》等境内外期刊报纸上发表过数十篇文章。
内容简介


新经济范式的非典型与非均衡

刘珺 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20年9月



作者简介 

  刘珺,工商管理博士,现任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行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曾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担任第十二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经济周期、货币政策、产业结构、金融创新、金融科技等,研究方法既重实践重问题导向,又与宏观理论框架有机衔接,秉持怀疑的精神和兼收并蓄的治学风格,批判性继承经济学经典理论,以新视角诠释新经济。著有《中国经济金融的国际化问题》《金融论衡》《新金融论衡》,曾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英国《金融时报》、中国香港《南华早报》、《中国日报》、《财经》等境内外期刊报纸上发表过数十篇文章。


内容简介

  《新经济范式的非典型与非均衡》是刘珺博士近年潜心理论与实务研究的精华荟萃,在“论道”与“践行”之间,扑捉非典型现象中的典型规律,求索非均衡关系中的均衡之道,勾勒出新经济范式中的实证性思辨。本书以传统理论体系的“另类”思考开篇,在理论迭代进化的路径中,解决传统经济学理论如何与时俱进的新矛盾、新问题,其中关于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与当前全球化困局的分析揭示华丽“嫁衣”下的“真实谎言”,“综合金融安全观”在系统论的研究思路下不再只是看上去很美的“空中楼阁”,“传统金融新时代的变与合”擘画出银行业面对互联网金融挑战应有的战略定力与战略方向;“全面认识货币国际化”透析了货币国际化自然非线性进程中锚定于综合国力的根本;“中小微及农村金融的困境与银行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则精准把脉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症结所在;“危机形态变异和危机管理重塑”以多维、全域的“组合拳”和系统思维致力于建言“备豫不虞”之常道等等。

  全书以“变化”贯穿始终,串起一个个经济、金融和市场运行中的热点、疑点、难点,切中要害,着眼长远,务求实效,超越书生“窗间老一经”式的纯粹理论推演,“知所不豫,行且通焉”的知行合一之精神跃然纸上。


目录


导语


第一篇 传统理论的再思考

经济学理论假设“失效”与发展模式变轨

从股票市场指数高波动性观察虚拟经济对新经济周期理论的悖离

金融、产业、科技周期研判

辨析“逆周期”

旧王朝新政与凯恩斯主义

不稳定经济的稳定机制设计

祛魅“中等收入陷阱”

比较优势无竞争

资本、劳动与价值创造


第二篇 全球化“蝶变”

欧洲国家形态的再观察与全球化问题

金融全球化需要“防火墙”

Why a US-China trade war is self-defeating in a connected world

Why Development and Welfare Should Trump Tariffs

Why is China a pivotal fit in the global trade system?

全球化制度体系迭代


第三篇 金融科技与科技经济

金融科技的理论争鸣:科技万能论?中国领先论?

Market forces and tech real engines for economies

寻找回来的世界——传统金融在互联网时代的变与合

互联网金融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银行业务体系的“阿喀琉斯之踵”

China’s digitalisation needs clear vision to succeed


第四篇 货币政策与人民币国际化

稳健不稳健的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的效果图谱

纾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China needs to overhaul its financial sector to ease rebalancing

流动性冲击的短缺经济学解释

Why sentiment wields an outsized influence in China’s markets

The colour of money, even for the virtual currencies

人民币国际化的数字维度

人民币国际化之锚与海外投资范式变迁

国际货币体系的“破与立”

China is committed to playing by the rules on global trade

如何全面认识货币国际化


第五篇 金融市场嬗变与投资变轨

全球化流变与投资变轨

不稳定经济的风险减震机制设计

How do you manage risk when you can’t be certain about uncertainties?

量子纠缠、产业迭代与投资观再造

China’s economy has resilience to overcome vulnerabilities

同业业务“罪与罚”

银行目标异化的现象与校正



第六篇 实体经济之惑与制造业的体系跃迁

金融与实体经济正反合

企业部门参与影子银行业务机制及社会福利损失模型分析

去产能的辩证思维

融资难映射实体经济困局

股指、供应链脱钩与疫后制造业体系跃迁

Will the Trade War Lead to US-China Decoupling?

制造业的“过往”与“序章”

GDP Growth Target Should Be Maintained Whatsoever

中小微及农村金融的困境与银行体系的结构性缺陷



第七篇 变异的危机和变化的危机管理


危机衍进的不同轨迹

金融危机的否定之否定

互联网时代的同质化与风险共振

危机形态变异和危机管理重塑


结语


附:服务价值认知及相关因素的关联性研究



序言一

金立群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


  刘珺博士新作出版,请我作序或写一导读。翻阅一遍,颇多感想,就把一些想法写下来,供读者参考,谈不上导读。我和作者结识多年,也常讨论一些经济和金融方面的问题。刘珺博士是一位优秀的中青年经济学家,其特点是他和那种钻在象牙塔里不着地气的学者迥然不同。他以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感受,来思考经济问题。他从光大银行、光大集团到中投公司,再到交通银行担任行长,在金融机构丰富的经历给予他教科书上无法包含的知识和经验。这就是为什么读他的著作,读者会有不同的感受,有新的启发。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近年来因为接连不断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而遇到很大的挑战,直接威胁到其作为一种学科的价值。200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保罗·克鲁格曼在伦敦经济学院演讲时,发表了一番惊世骇俗的言论:“过去三十年来,宏观经济学最多也是明摆着毫无用处,最糟糕的则绝对是有害。” [1]当时正值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不久,引起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连锁反应使得世界经济一片灰暗。每发生一次危机,社会都遭受一次劫难,很多经济学家 — 特别是那些严肃的、有良知的 – 似乎都增加一阵负罪感。经济学家们都在扪心自问,究竟问题发生在什么地方?

  其实,问题不在经济学本身。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看待一门社会科学。要求一门社会科学来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显然是有求全之毁,不豫之虞。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其研究的对象只是一个范畴,一个类别,其个体具有千差万别的特性。当一种经济理论用于指导或解释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某一个阶段的经济活动时,其结果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我感到经济学和医学最为接近。前者是治疗社会经济中发生的疾病,后者是治疗人所罹患的各种疾病。其共同点是这两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都是非常复杂的个体。对于同一种疾病,医生用同一种治疗办法,病人恢复和生存的机会是不一样的,即使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调节用药的剂量和其他疗法的强度和频率,还是很难达到手到病除的理想境界。就经济学而言,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的一百多年里,现代经济学试图通过各种数学模型来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其立足点是:数学是最精准的,任何一门学科一旦能用数学来分析和论证,其结论就准确无误。事实远非如此。

  •经济学本来就是“人学”,即便方法再复杂,其结论的正确与否也极大程度地取决于主客观因素的变化,特别是人的因素,心理的,社会的,理性的,非理性的等等。经济学里的各种理论,都是不同的工具,各具实用性,正确的经济学理论只有运用得当,才能避免出现毫无用处的结果。所以,经济学研究不能脱离实际而成为象牙塔中的“玄学”,也不能过于强调细节而成为程序化的操作手册,应该因时、因地、因人、因势,基于自身,充分融合其他学科的有益成果,寓指南作用于分析之中,涵借鉴意义于模型以里,并且不拘泥于经典,亦不囿于为创新而创新的无效循环。新的视角、基于实践的问题导向和规律性认识的总结都是经济学研究的应有立场,而系统论的研究视角、市场化的取向和激励相容的体制机制创新,应是新经济问题分析、思考和解决的基本框架。


  •现在回到本文主题,我们来读读刘珺博士的新著《新经济范式的非典型与非均衡》。 本书的特点,就是要克服经济学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些问题。立意独特,在非典型现象中扑捉典型规律,在非均衡关系中求索均衡之道,既有深刻的学术探讨,又有具体的实践问答,是对变化中的经济范式的实证性思辨。该书以经典理论体系的“另类”思考开篇,阐述了经典经济学理论与经济金融运行新矛盾、新问题间的不断迭代发展,涉及国际经贸、宏观政策与市场逆周期调节、制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其中针对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与当前全球化困局的分析有理论研究的实时性和辩证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后续篇章涉猎全球化的新变局、金融科技与科技经济崛起、货币政策与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市场的结构变迁与投资新趋势、实体经济与制造业升级、危机与危机管理的变迁等。其中,“系统金融安全观”充分体现了系统论的研究思路,“传统金融新时代的变与合”给出了银行业面对互联网金融挑战应有的战略定力与战略方向;“流动性冲击的短缺经济学解释”深度阐释了微观市场结构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关键作用;“全面认识货币国际化”系统论述了货币国际化的综合国力之锚;“中小微及农村金融的困境与银行体系的结构性缺陷”从激励不相容的体制弊端揭示了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症结所在,阐明唯有优化金融结构、强化银企关系,激励银行提高对私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增强风险识别能力和主动性,才能更好地满足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危机形态变异和危机管理重塑”结合网络化、数字化时代危机衍进轨迹的变迁,提出了新形势下危机迭代管理与数字化能力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等等。 诸如这些问题,此处不再一一赘述,越俎代庖,还是让读者自行细细品味。


  •全书贯穿始终的是变化,变化的问题,变化的理论,变化的实践,就一个个经济、金融和市场运行中的热点、疑点、难点,巧妙选择切入点,积极寻找令人满意的实用解答。可以说是本书超越了书生“窗间老一经”式的纯粹理论推演,体现了源于实践又运用于实践的学术价值,阅读此书定会收获一二。特导读。


注:


[1]Paul Krugman,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in 2008, argued that much of the past 30 years of macroeconomics was “spectacularly useless at best, and positively harmful at worst.” The Economist, July 18th – 24th 2009  


序言二(中文)


H0ward Marks

橡树资本管理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


  我很荣幸能够为刘珺博士的新书《新经济学范式的非典型与非均衡》作序。所有有兴趣加深对当前世界格局了解的人,都可以从本书中获益良多。尤其对于我们这些希望加深对中国了解的人,本书可以提供重要帮助。

  刘博士在他的书名中提到了“非均衡”一词,寓意深刻。中国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时期,通过过去四年来所撰写的一系列文章,刘博士讨论了影响中国未来的许多关键话题。

  在本书中,刘博士以国家金融企业高管的角度谈到了他对于中国自身和中美关系的洞察,并相当坦率的讨论了中国当前具备的优势和短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他认为对指数涨跌的过度关注,对上市公司质量等基本面问题的重视不足以及对负面事件的过度反应等阻碍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当然,在这些方面,中国的股票市场与许多其他市场的情况并无区别。

  • 他甚至直率地谈到了中国经济的“灰犀牛”风险、科技对金融的重塑,并对风险减震机制提出了独到见解。

  本书中文章的主题包括科技对未来经济的重要性;中国融入全球贸易环境的方式方法;中国需要通过进一步建设资本市场来减少对商业银行的依赖;以及提高全球经济增长率对解决所有国家所面对的问题的重要性等。

  刘博士的书内容与时俱进,甚至充满前瞻性。在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中美关系趋紧的当下,阅读起来尤为有趣。

  • 2017年的一篇文章的议题与我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非常相近,文章题为: “当不确定不确定性时如何管理风险?” 刘博士在文中提出了“关于未知的未知黑天鹅事件类型的不确定性”,而新冠病毒肯定是其中之一。

  这些事件的发生时间和方式非常难以掌握。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反应也是个谜。在谈论“新常态” 时…… “常态” 的部分对我们来说是众所周知的,但现实是, “新” 的部分更为重要。

  • 刘博士在讨论中美贸易争端时指出,国际社会现在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

  ……向右是一场贸易战,作为现阶段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是唯一的受益者,甚至长远看同样受损。向左是对整个系统进行改革,以更好地适应所有参与者的合法诉求,并进一步促进开放性和公平贸易。

  刘博士回顾了中国遵守公平贸易标准的情况并指出,从他的角度来看,所谓的中国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或强制性技术转让等行为,其背后的动因是良性的、许多时候是顺应市场发展进程的结果,这些行为背后并无恶意。他认为“中国将作出巨大努力,以成为关键的、有担当的利益相关者。”我与他一样对此充满期待。

  • 最后,在我为本书作序的此时此刻,中美关系日渐趋紧。在此情况下,阅读刘博士于2019年讨论中美关系背道而驰可能性的文章很有帮助。他在其中提到:

  ……新兴的新经济和技术合作的性质使得双方技术层面完全背道而驰的可能性愈发的低。只有通过合作,技术创新的效果才能扩大,这不单纯是经济利益,更包括了广泛的社会等多方面益处。

  他总结说:“尽管主要经济体之间存在许多争议,但背道而驰无法帮助任何一方获胜。制胜的王牌在别的地方。”

  我们许多人都渴望建立更加和谐、更加互通的世界,并希望能够如刘博士所预言的那样,继续追寻合作共赢的模式。他的书提供了实现上述愿望所急需的路线图,同时也包含了一些来自中国金融系统内部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序言二(英文)

  I am pleased to have been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write a forward for Dr. Liu Jun’s new book, Atypical Thoughts on the New Economic Paradigm’s Unequilibrium.  Anyone who is interested in expanding their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we live in will get a great deal out of reading this book, and for those of us who specifically desire to deepen our insight regarding China, it is an invaluable aid.

  Dr. Liu’s coining of the word “unequilibrium” in his title says a lot.  His country is evolving, not static, and through this series of brief essays written over the last four years, Dr. Liu touches on a number of key topics that will shape China’s future.  

  In this book, China and its relations with the U.S. are see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n insider – a top financial executive – in a very clear-eyed way.  Dr. Liu writes candidly about China’s advantages as well as its shortcomings, its opportunities as well as its challenges:  

  •He grants that the functioning of China’s equity market is impeded by excessive focus on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indices; neglect of fundamental issues such as the qua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overreaction to negative events, etc.  Of course, in these regards China’s equity market is no different from many others.

  •He even goes so far as to touch on subjects like “grey rhinos” of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technology’s disruptive role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he also discusses the de-risking mechanisms in th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The topics of the essays include the importance of technology to the economies of the future; the terms of China’s integration into the global trading community; China’s need to reduce its reliance on commercial banking by broadening its capital markets; and the importance of higher global economic growth rates in solving all nations’ problems.

  It was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to read Dr. Liu’s book in the mids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relations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and to consider the relevance – even the prescience – of his essays relative to current events.

  •On a topic very close to my own interests, the title of a 2017 essay asks, “How do you manage risk when you can’t be certain about uncertainties?”   Dr. Liu points to the “unknown unknown black swan type of uncertainties,” of which the coronavirus is certainly one.  

  When and how these events play out is quite beyond the grasp.  If they happen, how to react is also quite maze-like.  As talking about the “new normal,” . . . the normal part is known to us, but the reality is that the new part matters more.

  •In discussing the U.S.-China trade dispute, Dr. Liu states that the global community is now at a crossroads:

  . . . to the right is waging a trade war to benefit only the most powerful nation, for the time being the U.S., if not also a loser in the long run; to the left is reforming the entire system to better accommodate the legitimate needs of all participants and further boost openness and fair trade.

  Dr. Liu reviews China’s compliance with the criteria for fair trade and indicates that, from his point of view, alleged violations such as market intervention on the part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forced technology transfer either have benign explanations or are developments that reflect market processes, not nefarious actions.  In his view, “China is going to make great efforts to serve as a crucial and responsible stakeholder.”  I join him in hoping that is so.

  •Finally, with tension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worsening as of this writing, it was informative to read Dr. Liu’s 2019 essay on the possibility of our two nations decoupling.  He writes:

   . . . the burgeoning new economy and the nature of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render technological decoupling even less possible.  The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n only be strengthened and improved through cooperation, not only for the sake of economic benefits, but also for the greater good.

  And he concludes, “In spite of the many disputes between major economies, the decoupling card may not help anyone to win.  The trump card is somewhere else.”  

  Those of us who desire a more harmonious, interconnected world hope the search for cooperation and connectedness will continue as Dr. Liu predicts.  His book provides a much needed roadmap, as well as some refreshing views from inside China’s financial machin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