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论坛
动态
招聘
信息
当前出口景气主要来自成本上涨 制造业利润改善开始趋弱
时间:2021-10-01
准确区分拉动出口的数量效应和价格效应

  自去年疫情以来,强劲的出口是带动我国经济持续复苏的重要力量。2021年5月至今,我国出口金额仍保持在两位数的同比增速,8月同比增速高达25%。但是,4月以来,制造业利润当月同比增速在快速下降,8月同比增速只有6%,是2020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这表明,近期的出口景气并没有持续带动制造业利润改善。

  出口金额扩张有两个基本来源,数量和价格。出口的东西数量多了,或者出口的东西更贵了,或者兼而有之。需求好的情况下,数量和价格往往会同时起来,最终体现为出口金额扩张。但是,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种原因让出口产品价格上涨,同样可以带来出口金额扩张。但是,企业最终能够创造出多少利润,不仅取决于出口产品的最终价格,还取决于企业把成本转嫁给下游的能力。一般而言,越是偏下游的中小企业,议价能力越弱,越难将成本的增加完全转嫁给需求方。

  成本增加带来的出口金额扩张并不会改善中小出口企业的利润状况,甚至还会使之恶化。考虑这样一种情况,在出口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出口产品价格增加,进而体现为出口金额的扩张。此时,由于微观企业的订单规模及实际生产状况没有变化,生产成本增加与产品价格上涨是同步的,因此利润也不会有显著变化。

  进一步来说,由于中小企业的议价能力弱,多数情况下生产成本的增加不能完全传导至终端价格,例如成本增加了10元,但售价只能增加8元,中小出口企业就要被迫承担2元的利润损失。从结果看,虽然企业的出口金额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却下降了,实际的经营状况较之前有所恶化。

  因此,准确区分拉动出口的主要因素究竟是数量还是价格,对判断当前出口形势和出口企业状况至关重要。

商品涨价解释了7月和8月大部分的出口金额增速

  我们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产品细项数据,筛选出了6383类数据完整的产品,然后从数量和价格两个角度对总体出口金额增速进行了分解。由数量增加带动的出口增速为数量效应,由价格增加带动的出口增速为价格效应。结果见图1。 

图1:2020年7月以来的量价效应分解


  如图1所示,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是数量扩张占主导的时期。此时出口数量的增加是带动出口金额增加的最主要因素,对出口增速的解释力超过70%。相比之下,价格是带动出口金额增加的次要因素。价格效应增加虽然在某些阶段解释力有所上升,如2020年11月和12月,但之中没有超过数量对出口增速的解释力度,且在之后又有所下降。

  2021年6月以来,数量效应在快速下降,价格效应对出口增速的解释力快速上升。2021年7月和8月的出口增速中,超过60%的部分来自价格效应。8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速为25%,其中有15个百分点来自单纯的价格上涨。举个典型的例子,仅仅钢材出口价格上涨,就能解释8月全国出口同比增速25个百分点中的1个百分点,解释力度为4%。

  供给端的变化是造成价格效应走强的主要原因。如前所述,数量效应对出口扩张的解释力在6月之后的衰减速度非常明显,与此前在外需扩张阶段的表现截然不同。这说明现阶段的价格上涨并非来自终端需求走强,更有可能是因为生产成本快速增加推升了价格上涨。

  这与年初至今上游产品价格和运费价格快速上涨的局面相吻合,同时也能解释当前制造业利润改善明显趋缓的事实。2021年6月至今,制造业利润改善的力度有明显减弱,8月制造业当月利润同比增速只有6%。

  以钢材和家用电器为例。钢材价格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0%,但年初至今,钢铁的上游原材料铁矿石和焦炭轮番涨价。其中,铁矿石价格在今年5月份价格比去年同期几乎翻了一倍。随后,铁矿石价格虽然大幅回落,但与此同时焦炭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截至9月底比去年同期涨了120%。因此,虽然钢铁价格比去年同期有明显上涨,但原材料价格上涨更多,钢材的吨钢利润率并没有显著提升。

  家用电器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品类之一,占我国出口金额的比重约7%。2021年7月和8月,家用电器的出口金额增速分别为25%和33%,但是家用电器的出口数量大致与去年持平,同比增速几乎为0。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21年7月,家用电器行业的当月利润同比增速为-2.2%,而2020年7月家电行业的利润增速是-1.68%,说明当前家电行业的利润走弱与基数效应无关。

政策建议

  综上可知,我国当前的出口景气主要来自出口产品价格上涨,而不是国外实际需求的持续走强。进一步讲,导致出口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和运费成本的快速上升。制造业利润并没有因为出口景气而得到改善,部分下游行业的经营状况反而因为成本快速增加出现恶化。

  未来,随着美国财政补贴退潮和发达国家生产秩序逐步恢复,外需可能会开始走弱,并带动出口数量进一步下降。出口数量就是企业的订单规模,直接对应了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以及产能利用率,同时也是影响出口企业投资决策的最直接因素。历史数据表明,出口同比增速大致领先制造业投资增速一年左右,两者之间保持比较稳定的对应关系。届时,我国制造业企业或面临成本和需求的双重压力,并影响到制造业的利润和投资。

  我国应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共同发力,缓解企业可能面临的困难局面。

  供给方面,应尽快提高上游行业及相关产品的供给弹性。减少对部分商品供给的非必要行政干预,让商品市场尽快回归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同时,适度放松对部分上游产品的进口限制,用市场化的手段缓解当前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压力。

  需求方面,宏观政策应以我为主,及时发力,保持我国总需求稳定,实现今年和明年宏观经济的稳定衔接,避免经济出现大幅波动。

  应充分重视基建投资在稳定总需求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适当调整对专项债资金的使用范围限制,促使专项债资金尽快落地并形成实物工作量。稳健的货币政策应灵活适度,适时降低基准利率并带动市场利率整体下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激发私人部门的融资需求。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未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