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论坛
动态
招聘
信息
结构性货币政策和减税降费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效果与建议
时间:2023-04-07
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探索

  近年来,人民银行在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

  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善。截至2022年末,具有支持小微企业功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共7项,余额为2.8万亿元,占整个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40%以上;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比各项贷款余额增速高12.7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5652万户,同比增长26.8%。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相对较好地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有专家认为,对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应该坚持三方面原则。

  一是使用规模要合理适度。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使用规模要服从于货币政策总量目标的需要,避免影响到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目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在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比重大概稳定在15%,这一比重与欧元区、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融资结构基本相当。

  二是支持领域要聚焦重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持范围应该限定在那些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且较为薄弱的领域,包括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通过建立激励相容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对这些领域给予适度支持。对于其他领域,还是应当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是工具使用要有进有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周期、不同环境,可能需要一些阶段性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于这些结构性工具,到期后需要适时评估,并安排好稳妥的退出机制,避免同时存续的工具数量过多造成管理的碎片化和规模的不可控。在政策退出时,也要注意循序渐进、做好过渡安排,避免政策的“急转弯”。

  也有专家指出,监管部门应该适度给金融机构松绑,使其真正敢贷、能贷、愿贷。结构性货币政策和监管部门形成的政策合力,对中小微企业融资发挥了“增量、扩面、降本”的作用。但应该避免一些量化考核要求的长期使用,防止偏离市场化方向。

  监管部门需要适度提高对不良贷款率的容忍度,让银行真正敢贷。银行愿贷的问题比较复杂。如何在支持普惠金融的过程中,保障从银行端到企业端是商业可持续的,需要政策做出统筹安排。也因此,部分与会专家提出,希望适度延长对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发放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的政策。

  此外,还是应当鼓励通过金融科技等信息技术手段缓解传统金融市场的“老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不仅仅是中国的难题,也是全世界的难题。金融科技等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发展,可以有效缓解传统金融市场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用风险问题,为银行更好地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开辟新的市场空间。金融科技运用不当可能会放大全社会的系统性风险,但我们应该持有支持、规范以及引导其健康发展的态度,使其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

对中小企业减税降费的政策评估

  最近几年,我国减税降费改革力度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触及利益之深,前所未有。

  CF40课题《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费优化政策研究》系统评估了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效果。主要发现包括:

  其一,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相比,中国宏观税负水平并不高,但是企业承担的社保费用较高。从税收类型来看,增值税的负担比重较大,社会保障费的负担比重居中,所得税的负担比重较轻。从趋势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社会保障费的负担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企业增值税税负比重呈现整体下降趋势,所得税税负比重呈现较为稳定的状态。

  其二,减税降费政策确实降低了企业税费负担,但企业获得感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方面,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的中小企业表示2020年税费负担相对于2019年有所下降,38%的中小企业表示税费负担下降超过20%。但另一方面,接受调查的企业对减税降费政策的满意度较为有限,这可能是因为市场主体对收入下降更为敏感,以及社保费和其他费用负担较高。相对而言,大企业对减税降费政策的满意度高于中小企业的满意度。企业对贷款贴息优惠政策和用工成本补贴政策相较于减税降费有着更高的满意度。
 
  其三,增值税减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借助我国一般纳税人在注册门槛值附近不连续变动的税率政策作为识别工具,得到服务业、工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产出弹性分别是0.543、0.415和0.208。经过测算发现,2019年增值税减税超过1万亿元,拉动经济增长0.75%。

  其四,所得税减税政策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的实际税负,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测算发现,企业所得税平均下降10%,则企业的流动负债规模会降低16.6%,流动负债占比降低1.65个百分点,而利息支出降低21.9%,财务费用降低16.9%。这意味着减税政策确实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优化了企业的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降低了企业利息支出与财务成本,有利于实现小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有专家认为,应该将适合长期推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度化、规范化,推动税费优化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稳定的预期。具体而言:

  ❶ 进一步延长小规模纳税人1%的税率政策。中小企业普遍反映1%的小规模纳税人税率是降低企业税负最有力的政策之一。

  ❷ 降低小微企业的社保费率,提高缴纳社保的企业数量。

  ❸ 进一步推进增值税三档并两档改革。13%和9%两档并一档是最优的调整方向,能显著提高社会福利。

  ❹ 进一步优化留抵退税政策。建议留抵退税由中央财政全额兜底,提高中央税收比例,将增值税分成比例由5:5转换到5.5:4.5。

  ❺ 加大对企业的审查力度,防止小微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进行税收规避行为,防止大企业通过注册多家公司,伪装成小微企业,享受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

  ❻ 加大对研发投入占比高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但也有专家指出,减税降费需要结合地方财政的实际能力。一项好的改革政策需要有好的时机才会有好的效果。在地方财政可持续性遭受挑战时,需要考虑到地方政府对减税降费的积极性问题。

对宏观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思考

  首先,从政府与市场关系来看,宏观调控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还是应该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政府应该从提供更完善的法律、更加可预期的政策以及更稳定的制度等方面,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在此基础之上,让市场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仅在市场失灵时进行弥补。

  其次,避免在实践中出现政策错位。这里所说的错位是指,虽然本意是为弥补法律政策制度不完善带来的市场失灵,但实际推出的政策却落在了本应该由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在评估结构性货币政策和减税降费的财政政策时,也需要考虑到这些问题。


本文隶属CF40成果简报系列,执笔人为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张景初。
未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