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宏观经济数据点评

发布时间:2025-08-16 10:30:48
简介:总体来看,如果剔除政府部门的社会融资,整个私人部门的信贷自4月以来基本上呈现持续收缩趋势。房地产领域的进一步调整亦是私人部门观望情绪明显的一种体现。
作者: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的经济数据,7月宏观经济表现较前期略有回落。

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较6月回落1.1个百分点。消费增速回落,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较6月回落1.1个百分点。CPI维持低位,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4%。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下降,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较1-6月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2%,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0%,分别较1-6月回落1.4、1.3和0.8个百分点。

出口增速有所上升,7月美元计价出口金额同比增长7.2%,较6月上升1.4个百分点。

基于以上最新的宏观经济数据,我们对7月宏观经济的边际变化有以下几点解释。

第一,财政支出名义增速仍维持较高水平,但直接支持内需的财政支出力度有所下滑,对内需增长形成一定制约。7月,消费、非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非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下降约6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近5个百分点。

a1

数据来源:Wind、CF40研究院

在将广义财政支出(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政府性基金支出的合计数)中不直接形成内需的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支出(5000亿元)和用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新增专项债券支出(约4700亿元)剔除后,修正后的广义财政支出能够更好反映对内需形成支撑的财政支出。

如图2所示,修正后的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速很有可能从4月份就开始逐步下滑,至6月份,该指标同比增速已降至0.4%的低位。我们推测这一趋势有可能在7月延续。考虑到财政支出在支撑内需方面的关键作用(详见CF40研究·简报《财政政策正在成为影响内需的关键》),修正后的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减弱可能对应着内需指标走弱。

a2

数据来源:Wind,企业预警通,信达证券,CF40研究院

第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有所回落,一定程度上是“反内卷”政策的应有之义。2025年7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为-0.3%,较6月的5.1%下降了5.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为6.2%,较6月的7.4%下降了1.2个百分点。

从行业贡献看,7月化学原料、计算机和电气机械这三个行业合计对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贡献为-4.2%,较6月的-1.0%下降了3.2个百分点。汽车、电气机械、计算机、有色金属合计对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的贡献为3.6%,较6月的4.3%下降了0.7个百分点。这些行业的变化解释了大部分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的下滑。

这些行业包含了诸多此前曾有产能大规模扩张、“内卷”情况较为突出的领域,如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而“反内卷”意味着要适度控制相关领域的生产和投资(详见CF40研究·简报《从内卷到反内卷:观察当前供需失衡问题的宏观视角》)。因此,在一定程度上,7月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有所减速是“反内卷”政策的应有之义。

a3

数据来源:Wind,CF40研究院

a4

数据来源:Wind,CF40研究院

第三,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持续发酵,导致私人部门信贷需求自4月以来呈收缩趋势。2025年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3.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12万亿元,但其中4.88万亿元来自于政府债券的增发,这也意味着住户部门和企业部门几乎没有信贷增量(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部分政府债券置换了此前的贷款)。

自今年4月份以来,如果不考虑6月短暂的回升,私人部门的新增社融事实上呈收缩趋势。住户部门4-5月当月新增贷款较去年有小幅回落,7月新增贷款大幅下降,减少了4890.85亿元,同比下降2776.16亿元。企业部门的中长期贷款下降同样突出,除6月与去年持平外,其他时间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下降,7月份减少了2585.54亿元,同比下降3844.67亿元。

总体来看,如果剔除政府部门的社会融资,整个私人部门的信贷自4月以来基本上呈现持续收缩趋势。房地产领域的进一步调整亦是私人部门观望情绪明显的一种体现。

a5

数据来源:Wind,CF40研究院

我们认为,未来几个月,财政支出力度、“反内卷”政策的效果以及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仍将是影响宏观经济的关键因素。


本文版权归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复制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