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论坛
动态
招聘
信息
2020年第4辑(总第46辑)
时间:2020-12-29

国际政经

中美是否可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评《直面中美贸易冲突》 /余永定

经济金融改革

供给侧视角下的僵尸企业与“低利率陷阱” /张晓慧 李 斌

日本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做法和经验借鉴 /张承惠

关于当前通胀度量指标的认识与改进建议/ 许宪春

资管产品有序转型,形成“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并重配置/阮健弘 张 璇

夯实基础,走向自由浮动——成功的浮动汇率要求良好的货币与财政纪律 /金中夏等

经济金融开放

从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到监管科技 /陆 磊 尚昕昕

中国金融开放:感知政策的温度 /徐奇渊等

RCEP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及中国的未来选择 /苏庆义



中美是否可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评《直面中美贸易冲突》

余永定

  摘要:“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中美双边经贸关系”课题组的研究报告《直面中美贸易冲突》即将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回答中国应该如何应对中美经济冲突的重要尝试。课题的不少观点和政策建议可以进一步讨论,一些政策建议还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但无论如何,这份研究报告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有关中美经济冲突研究中最为系统、全面和具体的成果之一。我相信报告的出版将为推动中美经济冲突研究发挥有益作用。

  关键词:中美经贸摩擦 中美关系 修昔底德陷阱

  注:作者余永定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本文为对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内部课题“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的研究报告《直面中美贸易冲突》所做的评论。

全文链接


供给侧视角下的僵尸企业与“低利率陷阱”

张晓慧 李 斌

  摘要:近年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货币条件空前宽松,但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并与低增长、低通胀、高债务等相互交织。与主流宏观理论从需求侧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理不同,本文试图从供给侧视角,基于僵尸企业建立一个理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框架,并在这个框架内解释宽松货币政策、僵尸企业增多、经济疲弱、债务高企以及通胀不及预期相互交织等重要宏观经济现象。理论研究和基于全球22个经济体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表明,货币政策变化不仅会影响需求,还会通过阻碍僵尸企业出清等方式影响经济的供给结构。在利率下行过程中,货币条件的变化对供给的影响甚至会超过需求,央行降息本意是刺激新增的有效投资,但有可能更多起到了增加僵尸企业的效果,进而导致无效的债务扩张和全社会生产效率的下降。这是理解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出现宽货币、低增长、低通胀、高债务现象的重要视角。鉴于此,在宏观政策的把握上既要看需求,也要看供给。要把握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取向、力度和节奏,既不能不足,更不能过度,否则可能固化结构扭曲,留下复杂的后遗症。要高度重视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出清僵尸企业,激发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和活力,需求侧和供给侧政策相互配合,共同推动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货币政策 僵尸企业 供给侧改革

  注:本文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CF40) 课题“多重约束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部分成果,人论坛特邀成员李斌。课题组成员包括林振辉、李宏瑾、王鹏、张蓓,本文内容主要由李斌执笔

全文链接


日本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做法和经验借鉴  

张承惠

  摘要:日本是世界上中小企业最多的国家之一,日本政府在财税、金融等多个领域采取一系列扶持措施对中小企业进行保护。在长期发展中,日本逐渐形成了政策性金融机构引导、信用担保和保险机制支持、民间金融机构参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补充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日本成熟的运作模式及制度安排,对我国构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一是新时期应制定支持中小企业的系统性政策,并及时反馈政策效果;二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需要强化法律基础;三是政策性金融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四是应建立和完善落实中小企业支持政策的组织体系和执行机制。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日本

  注:作者张承惠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

全文链接


关于当前通胀度量指标的认识与改进建议

许宪春

  摘要:衡量通货膨胀的两个主要价格指数分别是 CPI 和 GDP 缩减指数,CPI范围较窄,GDP缩减指数范围较宽。社会公众往往关注CPI,因为CPI影响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政策决策者既要关注 CPI,又要关注 GDP 缩减指数,因为投资价格变动、进出口价格变动同样影响经济的稳定运行,这两个价格指数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目前,CPI 和 GDP 缩减指数主要存在四个问题:一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权重需要完善;二是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支出核算方法需要改革;三是新产品不断涌现和线上产品更替线下产品日益加快,给价格统计调查方法带来挑战;四是数字化转型对价格统计带来挑战。CPI和GDP缩减指数由于其价格指标的原有属性,均不宜纳入资产价格变化,但可以考虑借鉴纽约联储的研究成果,针对货币政策关注的价格变化,构建一个包括资产价格变化的价格指数。

  关键词:CPI GDP缩减指数 通货膨胀

  注:作者许宪春系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

全文链接


资管产品有序转型,形成“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并重配置

阮健弘 张 璇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我国金融机构资管产品体量逐渐增大,资管产品风险隐患一度非常严重。经过两年多治理,资管产品平稳有序转型,风险明显收敛,服务实体经济的总量扩大、方式优化,逐渐形成“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并重的配置结构。但同时,资管产品发展仍然面临资管风险未完全消除和金融市场容量、深度有限的挑战。当前我国资管产品已从“抓防范、防风险”进入“促转型、归本源”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阶段,建议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有效性,保持合理适度的流动性,为资管产品转型提供稳健的宏观环境。二是在稳妥做好资管新规过渡期整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监管措施。三是大力发展多层次健康的金融市场,为资管产品提供长期有效的资金来源和优质稳健的资产配置渠道。四是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使资管产品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资管产品 资管新规 风险

  注:作者阮健弘系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张璇系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统计制度处副处长。

全文链接


夯实基础,走向自由浮动——成功的浮动汇率要求良好的货币与财政纪律

金中夏 等

  摘要:本文对实现汇率浮动的必要性、宏微观条件、影响、主要顾虑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首先,本文阐释了提升汇率灵活性的背景和必要性,并说明浮动汇率是利大于弊的。其次,剖析了人民币汇率走向浮动的宏微观条件,宏观层面采用宏观经济脆弱性评估方法,分析一国对外部门、公共部门、金融部门和公司部门的宏观经济稳健性对汇率的影响;微观层面采用系统性风险评估方法,对重要经济金融部门和主要金融市场的量化指标进行多维度对比,量化比较了中国和二十国集团 (G20) 国家在各相关领域的表现,在此基础上评估了我国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再次,在借鉴国内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阐明汇率贬值在短期和中期的影响,建议我国在走向浮动汇率的同时,需要避免积累过多外币负债,防止大规模资产负债表效应的形成。最后,参考国际经验,分析了“浮动恐惧”和“汇率超调恐惧”的起因以及克服这两种恐惧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浮动汇率 经济稳健性 经济开放

  注:本文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CF40) 课题“外部环境恶化条件下的汇率政策选择及外汇衍生品市场建设”的部分成果,课题经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课题负责人金中夏系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执行董事,课题组成员包括赵岳、王浩斌。

全文链接


从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到监管科技

陆 磊 尚昕昕

  摘要:面对跨境资金流动既带来资源配置优化也带来金融风险甚至货币危机的基本事实,本文从历史经验和理论角度出发,探讨了跨境资本流动对一国经济金融的影响,并结合国际观点论述了跨境资本流动的中国实践。本文的主要启示有:(1) 金融业开放对于一国的影响是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还是带来不稳定冲击,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宏观的、全局的风险管理能力;(2)历史上,跨境资金大进大出风险往往不是某个机构的合规性问题,更多体现为宏观层面多指标牵引而形成的市场一致性预期,因此,风险管理不应是治标型的微观资本管制,或对微观主体的“贴身紧逼”,而应该是总量性的宏观管理;(3) 真正意义上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需要既能从宏观层面防范外部冲击,又对市场限制最小,并具有跨周期一致性、透明性和非歧视性。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在实践中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对跨境资本流动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二是在跨境资本流动异常波动时要能及时归因,寻找到能够影响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特征指标,这也是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的调控之“锚”。未来,监管科技手段将成为助力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变革的关键,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手段在预警和防范风险的同时,真正实现针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管理。

  关键词:金融业开放 跨境资本流动风险 宏观审慎管理 监管科技

  注:作者陆磊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尚昕昕系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外部输入型风险冲击、系统性风险防范与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研究”(71903194)、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年度课题“从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思考到金融科技应用:实践、困境与创新”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作者所在机构观点,文责自负。

全文链接


中国金融开放:感知政策的温度

徐奇渊 等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金融领域锐意推动改革和开放举措,相关政策不断向前推进。同时,外资机构也感受到了政策和市场环境的改善,但外资机构仍然认为其在华业务面临较大挑战。可见,金融开放政策和外资机构感受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的温差。如何理解这种感知差异?过去该领域缺乏系统的研究,课题组基于四个视角进行了研究:其一,基于现有政策和外资机构经营数据,对事实进行研究;其二,对外资机构进行匿名式的问卷调查;其三,对外资机构进行专门的访谈调研;其四,对欧盟、美国、日本三大外资商会的年度报告中与金融开放相关的诉求进行文本分析。从理论视角出发,对上述不同视角的观察进行交叉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东道国面临的五道障碍的分析框架,并且以外资银行在华经营为例进行分析。此外,还对中美摩擦背景下,外资机构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中国金融开放的长远观察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还结合金融改革对金融开放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开放 金融改革 中美关系 金融服务业开放 资本金融账户开

  注:本文作者为徐奇渊、郑联盛、杨盼盼、熊爱宗,徐奇渊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研究部主任;郑联盛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杨盼盼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熊爱宗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本文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课题“2020外滩金融开放报告:感知政策的温度”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组成员包括徐奇渊、郑联盛、杨盼盼、熊爱宗、韩冰、朱鹤、张佳佳、杨悦珉、钟益、祝修业、戴雨汐、邓扬眉、刘禹、张振。感谢课题评审人和审稿人的建议,文责自负。

全文链接


RCEP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及中国的未来选择

苏庆义

  摘要:2020年 11月 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正式签署,预计 2021 年将会生效。在 RCEP 缔约方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以及谈判受到诸多干扰的背景下,能达到目前标准水平的协定实属不易。在货物贸易、市场开放、制度型规则和战略影响四个维度下考察,RCEP 能给中国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和战略收益,但是带来的改革收益和开放收益有限。中国应该在积极稳固 RCEP 的同时,主动出击,化解加入 CPTPP 的各种困难,早日加入CPTPP。

  关键词:RCEP 对外开放 CPTPP

  注:作者苏庆义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室副主任。

全文链接

未收藏
相关新金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