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首页
论坛
动态
招聘
信息
欧元区应有更多的危机反思意识
时间:2011-11-04 作者:钟伟

  一栋房子着火了,房客纷纷出逃,在他们坚决果断地形成意愿和合力,迎难而上解救火灾,才能使得左邻右舍也慷慨助阵,共渡难关。现在的欧元区,就需要证明其有更严肃的危机感和反思意识,有解决危机的共同的政治意愿、行动纲领以及付诸行动的明证。欧洲仍然运行在走向衰退、沦为沉闷的二流经济体的惯性轨道上。

  第一,在G20峰会上,欧债危机很可能是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但G20本身不应该在今后的三五年,成为以解决欧债危机为主要任务的多边论坛。次贷危机爆发时G20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它也在关注和解决全球再平衡和保持增长、发展融资和气候变化等涉及全球70亿人福祉的问题。这次也不应例外,G20不是G7,它的代表性和广泛性使其必须将视野放在全球,着眼于发展而不单纯是聚焦欧债和欧洲。

  第二,欧盟对G20也应该有更多的建设性参与。在G20创立之初,不少欧洲政治家曾以讽刺的口吻讨论G20的代表性问题,他们认为,G2-没有覆盖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20个国家,也没有覆盖全球人口最多的20个国家,比如荷兰、尼日利亚和孟加拉都不是G20的成员。在次贷危机期间的伦敦G20峰会上,美国所提议的危机应对措施(将财政刺激力度提高到各国GDP的5%)未得到欧盟的积极反应。在这次峰会之前,很难看到欧盟对G20有足够的建设性参与,现在则到了欧盟重新审视其国际定位的时刻了。

  第三,欧盟自身应表达出令人信服的解决危机的意愿和行动。到目前为止,解决欧债危机的根本框架尚未浮现。即以刚刚达成的协议而言:1、希腊国债减持方案得到了银行的认可,该减持导致欧洲银行业需计提减价损失超过1000亿欧元,其中法国受损最重。但即便如此,能否得到希腊民众的认可?如果公投结果不佳,那么希腊存在退出欧元区,重新发行本币并汇率大幅下挫、国内资产价格暴跌的压力,希腊货币和资产的减价可能大胆60%-75%。即便希腊的民众愿意忍受紧缩留在欧元区内,公投本身也足以使德法等其他主要出资成员对希腊更厌倦和疑虑。2、把欧洲金融稳定基金从4400亿欧元扩大至1万亿欧元,5600亿的资金筹措从何而来?一种可能的方式是欧盟以及IMF各出资50%,即便资金能筹措到位,也需要较长过程。3、要求欧元区银行业核心一级资本在2012年中期前达9%,是否考虑了银行业的筹资或者出售资产的能力?新巴塞尔协议Ⅲ在2010年19月推出之前,关于核心资金问题,就是应德法等的要求,把原定义的5年内9%,调降到了8年内7%。目前欧洲银行业美元流动性严重短缺,欧元流动性从年初至今没有得到任何补充。仅EBA上一轮未通过压力测试的24家银行就迫切需要补充千亿欧元以上的资本,一方面是大幅计提减值损失,一方面是在筹资无门的背景下提高2个百分点的核心一级资本,那么欧洲银行业的唯一选择就是至少出售20%以上,约8万亿欧元以上的资产。我们可以预见欧洲银行业所面临的增资、瘦身和倒闭浪潮。退一步而言,即便上述框架的三大内容奇迹般地得到有效落实,对欧债危机来说也只是延缓而已,化解欧债危机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令人不安的是,欧盟内欧元区和非欧元区成员之间,欧元区核心成员和拉丁欧洲成员之间,明显地缺乏共同的意愿和行动。这如何能让欧洲以外的地区能对欧债前景放下心来?

  第四,G20是个多边机制,并不仅仅是美国、欧洲和中国的舞台,尽管看起来美国日益注重在G20和亚太的角色,尽管新兴国家的力量不断上升,但毕竟G20没有其自身的资金筹措机制。因此国际社会救助欧元区的行动方案,仍然需要美国、日本、金砖国家以及全球主要国家的协调和共识,迄今欧元区未能成功吸引欧盟内非欧元区成员、美日、金砖国家对其作出任何形势的注资承诺。中国不太可能担当G20中独挑大梁的决定性因素,期望中国脱离多边框架对欧元区提供无条件注资,是非常不现实的。

  第五,欧元区对亚洲和中国的姿态需要适当修正。长期以来,亚洲试图接近欧凑,例如亚欧会议等,但都收效不彰。尽管中国在全球和区域合作中表现得低调而有韧性,但中欧之间始终经热政温,若即若离。目前欧元区和中国之间似乎尚未就欧债注资问题有实质性的合作框架,欧盟的政治家是这样表达其意见的,一种说法是,“作为有全球60%外汇储备的中国如果决定要投资欧洲,我们没有理由反对。”,另一种说法是,“作为全球国际收支顺差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中国注资欧元区,有利于其自身也有利于欧洲。”到中国兜售欧猪五国债券的金融家则声称,其到访主要是为了给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提供一种可靠而有收益的投资渠道。从上述说法中,我们看不出到底是中国还是欧元区处于麻烦之中,反而看到了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储备增长的曲折质疑。迄今为止,在欧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放松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或者放缓对中国商品的倾销诉讼方面,我们没有看到令人欣喜的改善。但在中国尚未明确表示愿意出资之前,欧盟已表达了对中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质疑,以及对中国注资的潜在影响的警惕。

  第六,既然G20是具有代表性的,覆盖了世界银行和IMF的,那么对欧元区的救助,还是应在国际共识的基础之上的国际援助。中国不回避义务但也不应枉受高估。中国目前的GDP和贸易占全球的约10%,在IMF的份额略多于6%,在世界银行的份额不足5%。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欧元区金融稳定机制需筹措的5600亿欧元中的一半,需要通过IMF来筹集的话,中国不应回避其国际义务,但出资超过千亿欧元的可能性很小。媒体猜测中国在不与美日和其他金砖国家协调的基础上,就能无条件出资数千亿欧元,是不适宜的。

  欧债危机事态发展到今天的地步,的确需要老迈的欧洲摆平心态,反思其面对危机,在期待着欧洲的怎样的未来?2012年,日本经济将顶住汇率和灾后的压力持续复苏,美国至少不会陷入体衰退。但2012年的欧元区甚至整个欧盟,都将陷入衰退。欧元区的真正挑战不是欧猪国家的抱怨和公投,而在德国是否对欧元区域还有救助兴趣,对德国而言,作为欧元成员的希腊的退出,以及作为欧盟成员的土耳其的加入,后者是更有益有趣的事情。欧元区的艰难时刻可能在2013年之后才会更清晰地暴露出来。我认为欧元区的有序收缩或解体在未来十年是大概率事件。2001年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Prodi)曾说“我确信欧元将迫使我们采纳全新的经济政策工具。现在这个提议在政治上完全不可行,但在某一天将会发生一场危机,那时新的政策工具将被创立。”十年前被预言的危机已赫然在目,全新经济政策工具何在?老欧洲需要真诚的反思。人必自救,然后人救之。

未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