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论坛
动态
招聘
信息
温州民间借贷风险是否会演变成“中国版次贷危机”
时间:2011-10-29 作者:魏加宁

  提要:温州借贷风险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当地有这样的传统、宏观经济政策的扭曲、资源向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倾斜,等等。对于如何对待这个问题,本文提供了几点建议:第一,政府救助需要采取既积极又慎重的态度。第二,宏观政策应当有所调整。第三,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第四,地方政府需要给以授权,也就是要理顺金融监管领域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第五,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第六,把温州作为一个金融改革的试点地区。第七,真正改善宏观环境,这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三大风险:第一个风险是房地产泡沫破裂的风险。第二个风险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现在地方平台面临着严峻局面,一方面,2009年集中借入的中长期贷款明年将集中到期;而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价格调控,土地价格松动,土地出让金大幅度减少,这样就没有钱来还银行贷款;与此同时,银监会监管又比较紧,银行也比较谨慎,因此平台获得新借款比较困难,所以我们认为,融资平台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第三个风险就是民间借贷风险。当前中国经济中这三个风险最大。

  9月13日到9月21日,我带领部分课题组成员到杭州、广州和温州进行实地调研。几乎与此同时,《华尔街日报》上刊登了一篇关于温州民间借贷风险会不会成为“中国版次贷危机”的文章,这个问题引起了媒体和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十一长假期间,温总理带领周小川行长和一些政府部长专门到温州调研,这种调研之前是比较少见的,说明政府对温州借贷风险的高度重视,也可见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温州民间借贷的历史和现状

  由于独特的经济发展历史,温州一直是一个“二元金融”明显的地区,一方面是现代正规金融,另一方面是民间非正规金融,二者并存。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地区的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很快,但是正规金融对这些企业的支持力度却远远不够。据统计,温州现有中小企业30-40万家,真正能够从正规金融体系融到资的不足20%,也就是说有80%的企业要通过民间借贷来解决资金问题,因此民间借贷比较发达。

  关于民间借贷的规模,据人民银行温州支行长期的观测和统计,2001年时温州民间借贷的规模大约为300~350亿元。根据现在的估计,目前市场规模大概是1100亿元左右,相当于全市银行贷款规模的20%。这个数字十年间增长了2.4倍。与此同时,银行贷款增长了7倍。也就是说从长期趋势来看,民间借贷的相对规模实际上呈总体下降的态势。

  但是,最近一个时期,尤其是银根紧缩以后,温州的民间借贷处于活跃阶段。根据人行温州支行的指数监测,2010年以来五个季度账户交易额分别为208亿元,327亿元,262亿元,335亿元,396亿元,总体呈上升态势。今年一季度交易量是上年平均数的1.4倍。

  从民间借贷的利率来看,2011年6月份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水平是24.4%,月息超过2分,比2010年6月上升3.4个百分点。而且不同的中介有不同的放贷利率,社会融资中介放贷利率是40%左右,小额贷款公司放贷利率是20%左右,一般社会主体之间的普通借贷利率平均是18%。

  关于温州民间借贷的利率情况,还可参见图1和表1。

图1:民间借贷利率变化图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中金公司研究部(转自《中金公司》行业动态)

表1:四类民间借贷利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中金公司研究部

  关于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当地企业,即实体经济,大约占30%;二是来自于当地居民,大约占20%;三是,来自于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也都分别占到大约20%;其余10%是银行信贷资金的间接流入,其中包括公务员利用自己良好的信用,用公务员身份到银行借钱,甚至一些银行职员也做同样的事情,借了钱之后转手发放高利贷。

  在这些来源中,值得注意的是实体企业,现在温州一些企业把实体生产部门“养起来”,维持其运转,但目的却是把它们作为“融资平台”来向银行借钱,借了钱好去炒房子;现在房子炒不动了,干脆就直接“炒钱”(放高利贷),因为如果没有这个平台,银行就不会给他贷款。所以,刚才讲的资金来源虽然包含各种渠道,但是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转弯抹角还是来自银行贷款。

  关于民间借贷资金的使用用途,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于一般生产经营性的,现在有380多亿元,大约占35%;二是用于房地产项目投资或者集资炒房的有220亿元,大约占20%;三是由以个人为主的一般社会主体借给民间中介的大概是220亿元,也是大约占20%;四是由民间中介借出,被借款人用于还贷垫款等短期周转的也差不多是220亿元,大约占20%左右;五是其他的投资、投机,以及用途不明的,大约有60亿元,占5%。

民间借贷的特点与风险

  温州民间借贷近期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放贷主体越来越多,参与人员越来越广。已经从传统的民间人士扩展到了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寄售行、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甚至包括国有企业、央企,甚至一些正规金融机构现在也都在倒腾钱,搞转贷,当然这不仅仅是温州的情况,别的地区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参与人员越来越广,从众效应严重。公务员、甚至银行职员从银行借钱然后转手放贷。

  第二就是资金来源也越来越多。已经从民间自有资金、企业闲置资金,扩展到了商业银行转贷。二手资金、三手资金,资金的链条也越来越长。

  第三个特点就是利率水平越来越高。据统计,高利贷月息3~5分,折合年息达30%~60%;短期过桥资金月息是1~1.5角。

  最后一点是非法集资案件高发,形成了高利贷成潮的趋势,1-8月份非法集资立案同比增长30.77%。

  针对这些新出现的特点,对民间借贷的风险我们似乎可以做出如下基本判断。

  首先是民间借贷利率处于高位运行,企业倒闭、企业主逃债导致资金链断裂事件不断增多,风险正在快速聚集。

  其次,因为没有类似存款保险机制作为保障,一旦资金链断裂就将引起连锁反应,波及类似地区,据说内蒙鄂尔多斯等地区就有类似的现象发生;另外还有可能波及到正规金融机构,因为前面提到,一部分借贷资金实际上来源于正规商业银行。

  最后,可能会引发泡沫的破裂,比如楼市资金都在往外撤,温州的资金也在撤。

  总之,我们感觉现在的情况有些类似于1993年金融秩序混乱的状况,所不同的是,1993年主要乱在正规金融体系内部,而这次主要是乱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乱在非正规金融领域,也就是乱在监管不到的社会基层。

  表2、表3是媒体列出的一些温州企业老板失踪名单和温州抛售房源的情况。

表2:温州 “失踪”民企老板名单

时间

事件内容

3月底

温州龙湾区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鹤失踪。目前公开的原因是黄鹤参与大额赌博,欠下巨额,独自出逃

4

温州波特曼咖啡因经营不善,企业主向民间借入高息资金,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出走,相关门店停止经营

4

位于乐清的三旗集团董事长陈福财,因资金链出现困境、企业互保出现问题出走

6月初

温州铁通电气合金实业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范某出走,估计涉及上千万民间借贷

6月中旬

位于乐清的浙江天时电子公司老板叶某出走,据传叶某欠下7000万巨债方法偿还

7

瑞安恒茂鞋业老板璞正林出逃

824

位于温州瓯海区的锦潮电气有限公司戴某失踪,原因可能是其参与经营的担保公司出了问题

829

位于温州鹿城区的耐当老鞋材有限公司宣布停工,传言老板戴某因欠巨债潜逃

831

永嘉县温州部落之神鞋业公司老板吴伟华失踪

91

永嘉县蝶梦儿鞋厂老板黄杰失踪

99下午

在龙湾颇有名气的家电老板郑珠菊共欠债权人现金借款、银行承兑汇票等高达2.8亿,其中现金1.8亿元,银行承兑汇票1亿元左右落跑半个月后被抓获。

913左右

温州奥米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老板,送全体员工集体去雁荡度假,其间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等负责人不知所踪。40多台总价值上千万的精密加工设备全部不翼而飞。

中秋节期间

温州龙湾新耐宝鞋业老板跑路

中秋节期间

温州唐风制鞋老板黄伯鹤跑路

中秋节期间

温州金竹工业区的星际鞋业老板跑路

中秋节期间

温欧霸标准件有限公司老板跑路

915下午

浙江祥源钢业、温州宝康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保忠失踪,欠银行贷款2亿多元,民间借贷8000万元,承兑汇票5000万元没有归还。

919

开业仅2年的信河街温州福燕兄弟实业有限公司(燕窝之类饮食的)倒闭,房产易主,老板跑路。老板欠了几个亿的高利贷,资金链断裂,房产被银行转卖。

921

公司占地200亩,年总产值达10个亿的浙江温州东特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的老板姜国元跑路,温州龙湾蓝天大药房老总跑路,涉案资金8000万。

922

温州最大的眼镜企业浙江信泰集团董事长欠款8亿元跑路(传言是欠款20多亿)

924早上

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温州正德鞋业有限公司大门围着上百人,有员工,也有供应商,而欠钱的老板已经不知所踪

925

温州综艺鞋业老板跑路

925

温州龙湾泰尔铜业老板跑路

927下午

温州正德利鞋业有限公司老板沈奎正因借贷问题从一幢大厦的22层跳楼自杀

资料来源:据媒体公开资料整理(《温州逃跑老板名单一览》、《温州老板还不起债1天9人跑路逃跑老板名单曝光》等)

表3:部分温州客抛售的盘源 

 

资料来源:《广州楼市现温州客抛盘》(载《广州日报》,2011-10-18)

  民间借贷风险爆发以后,温州市政府从9月26号开始也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见表4,我们不再展开论述。

表4:温州市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救市措施”

时间

具体举措

重点

926

温州市信用担保行业协会48家融资性担保机构联合发出《倡议书》

将发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作用,为企业提供高效的贷款担保服务,并适当减低保费

926

温州市政府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暴力讨债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维护企业正常生产和金融秩序稳定的通告》

 

927

温州银行业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要求、发展前景较好、信用较好但暂时有困难的企业降息让利,贷款利率尽量少上浮或不上浮,切实减轻企业财务负担

 

928

温州市委市政府迅速出台《关于稳定规范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推出八条组合拳措施

协助银行和中小企业做好融资对接,要求银行不抽资、不压贷,并协助银行了解贷款企业情况,防止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

1012

国务院出台支持小微企业的金融财税政策国九条

 

1013

温州市财政税费新政17

帮扶企业摆脱困境、解决兼并重组中遇到的相关税费问题

1016

温州国税推五举措促出口退税

该措施将加快退税进度,让外贸企业现金流运转得更快

1016

温州服装商会成立互助基金

成立互助基金,为有需要的会员企业提供临时资金周转

资料来源:据媒体公开资料整理(《政府出手,温州出台一揽子救市措施》、《中国经济时报》“温州高利贷‘噩梦’” 等)

民间借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分析温州借贷风险形成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原因是,“有需求、有供给、有传统”。首先是“有需求”。前面提到温州地区中小企业众多,资金需求因只有20%能够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得而得不到满足,所以资金需求量比较庞大,尤其是在货币政策紧缩的情况下。其次是“有供给”。温州地区民间资金比较充裕,包括炒房,以及前面提到的实体经济生产积累的一部分闲置资金,而资金投向又受到诸多限制,垄断行业进不去,所以资金无处可去。最后是“有传统”,温州金融二元化的特点,这是有传统的,民间金融也曾为温州地区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

  第二个原因,我们认为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扭曲。这一轮货币政策紧缩过程中,我们频繁地使用数量手段,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因此社会资金日益趋紧;而另一方面,却又很少使用价格手段,实际利率为负。这样,一方面存款减少,一方面银行资金又都周转到体外去,从正规金融体系流到民间借贷领域。

  第三个原因,是法律法规的缺失。《放贷人条例》虽然几经修改,但至今没有出台,导致民间借贷活动无法可依。并且,通常所说的高利贷是指超过基准利率4倍以上,按照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这一类贷款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但是人们普遍认为:“不受法律保护并不等于违法”,所以对高利贷都比较大胆,致使监管无法可依。

  第四个原因,是金融监管的真空。现在从事民间金融的行为主体都是微观基层主体或者是企业、居民个人,一方面,由于信息传递链条过长,信息不对称和传递过程中的信息失真等原因,中央政府的垂直监管部门大都鞭长莫及;而且有些监管部门其实也不愿意管这个事情,因为像典当行等这些微型主体事情都比较琐碎。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虽然成立了金融办,但是都没有得到授权,没有金融监管的职权。所以,非正规金融、民间金融,或者是原来我们所说的“地方金融”,总体上处于监管真空状态。

  第五个原因,就是金融改革滞后。一方面,市场对金融交易的需求比较旺盛,但是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又比较严格,民间资本很难进入到正规金融体系,经办民营银行。而正规金融市场在温州这样一些地方又很不发达,所以导致非正规金融迅速蔓延。虽然说温州地区是二元金融结构,但实际上是非正规金融在起主导作用,甚至是主体作用,使得正规金融沦落为对非正规金融的补充。

  第六个原因,是更深层次的原因,也就是宏观环境的错配。从2004年以来,整个社会处于国进民退的氛围之中,各种资源大量向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倾斜。对民营企业采取歧视态度,各种“玻璃门”、“旋转门”比比皆是,使得民营企业行为日益短期化,他们越来越不愿意从事实体生产,也不愿意从事长期投资,而是追求资金的短期回报,挣快钱。以前到山西去“炒煤”,毕竟还是在做实体生产,但是山西煤炭工业一重组,就把他们赶了出去,结果温州的民间资本没有地方去,只好去炒房子,现在房子炒不动了,就直接“炒钱”,做高利贷,“高利贷黑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金。

如何认识及对待温州民间借贷风险

  如何认识温州的民间借贷风险,也就是国外的媒体所说的会不会演变成为“中国版的次贷危机”。我认为要辨证地加以分析,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个方面是要看到民间借贷的积极作用。过去民间借贷,尤其是在温州地区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金支持,做出过贡献,这是积极方面。

  第二个就是对风险的判断。虽然总体风险现在看来好像还可以控制,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紧张、紧缩政策的持续,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可能会逐渐加大,一旦断裂就有可能会波及到类似的地区,波及到正规的金融体系,甚至引爆各种泡沫,这些风险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三个方面也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在借机炒作,目的是压中央银行放松银根。其实,现在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方面资金更紧张,但是这些方面说不出来,因此只好强调民间借贷风险,强调中小企业融资难,通过对此事的渲染,以此为突破口来迫使央行放松银根。所以我们应当辨证地看待这一问题。

对于如何对待这个问题,我提供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政府救助需要采取既积极又慎重的态度。现在一些人主张政府赶紧出手救助,以防危机爆发;但是政府对民间借贷的救助要特别小心,要防范道德风险。如果政府救助不当的话,就有可能引火烧身,变成了政府自己的事情,所以先要划清界限。

  第二,宏观政策应当有所调整。适时微调并不等于全面放松银根,而是要做一个对冲。比如将存款准备金率稍微放松一点,但同时利率提高一些,这样就可以使资金尽量回到正规金融体系里来,也就会压缩民间借贷的市场空间。如果把资金的价格理顺了,民间借贷可能也就没有那么大的市场了。

  第三,我们认为应当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比如《放贷人条例》、《民间借贷条例》等应当尽快出台。我们认为一方面不要全面取缔民间借贷,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而是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使其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第四,地方政府需要给以授权,也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要理顺金融监管领域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央政府监管不到的一些细枝末节,或者由于信息链条太长,不适合由中央政府监管的,可以考虑适当授权给地方政府,比如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让地方政府成为其监管者,以填补监管空白。现在,各地虽然成立了金融办,但职能都不一样,到现在国家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授权或者规定。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让地方政府起到一些作用,承担一定的责任。

  第五,我们认为还是应当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多年来,学者们一直在呼吁要加快金融的对内开放,让民间资本进入到正规金融体系中来。但现实情况是,一方面,金融机构的利润增长很快,甚至快于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民间资金又无处可投,而中小企业资金又十分紧张。因此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正规金融体系势在必行。

  第六,可否把温州作为一个金融改革的试点地区。据说戴相龙行长当年去温州调研的时候,温州方面曾经提出过把温州地区作为金融改革的实验区,但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这件事不了了之。我们调研的时候也提到过这个事情。后来温总理去温州调研的时候,他们再次把这个事情提出来,据说当时温总理在会上是表示认可的。我们觉得温州虽然没有像上海金融中心那样的特殊地位,但是温州一直有民间借贷的传统,怎么把它规范化,至少纳入监管的视野之中,有很多事情是值得尝试的,也可以进行探讨,先行先试。

  第七,就是要真正改善宏观环境,这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一方面,真正放开市场准入,让民间资本有处可去,让实体经济有利可图;另一方面,让市场能够真正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使得资金更多配置到民营企业,实现民进国退。

  最后,我想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一是民间借贷究竟应当如何规范?二是如何对待民间借贷?尤其是如何既要划清界线,同时又防止风险的扩散,政府到底怎么做比较合适?再有就是,地方政府究竟是否应当拥有金融监管事权,如果有的话,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此外,如何看待贷款保险?如何防范其中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未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