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论坛
动态
招聘
信息
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
时间:2016-03-13 作者:廖岷

  注:本文为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内部课题的部分成果,课题已经SFI组织专家评审。课题负责人为CF4040成员、SFI学术委员、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课题组成员包括陶谨宇,程力耘,林谦,马强,王卓怀,张剑,詹宇璐。

  本文发表于《新金融评论》2016年第1期(总第21期)。


  摘要:自2007年获准成立以来,我国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持续快速增长,然而,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在连年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其当前的粗放式增长模式难以维系。当前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和金融深化提速则为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提供了转型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良好机遇。本文试图从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视角出发,探讨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关键词:金融租赁 商业银行 SWOT模型

一、引言

  自2007年获准成立以来,我国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持续快速增长,取得较好成绩,并带动整个融资租赁业迈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从1980年到2006年,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缓慢,2006年的业务总量仅为80亿元人民币,其中金融租赁公司为10亿元。而在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加入后,截止2015年9月底,短短八年间,我国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总额从10亿元人民币快速增长到1.45万亿元,增长约1449倍,年均增长约148.39%;同期,带动我国整个融资租赁业的业务总量增长到约2.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86.5倍,年均增长约102.92%。

  然而,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在连年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其当前的粗放式增长模式难以维系。在发展初期,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主要依赖母行的资本、品牌和渠道等资源优势进行规模扩张,而较少关注产品创新和渠道开拓等方面,以致产品单一,主要以“类信贷”的回租业务为主,且没有建立自身独立的营销渠道,从而缺少核心竞争力。该发展模式难以持续,近两年金融租赁的业务总量增速已有所下降,2012年和2013年分别为69.2%和30.3%,远低于过去7年的平均水平,且下降速度较快。

  而当前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和金融深化提速则为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提供了转型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良好机遇。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融资租赁业务兼具融资、融物特性,可同时优化商品和资金的市场配置,与改革目标相切合,可在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可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支持先进、高端产业和国家扶持的战略产业以少量资金启动和发展,同时带动过剩产能合理向境外转移输出。二是可满足中小微企业大力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以租赁物控制风险的业务优势,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世界性难题。三是简政放权的政策利好也有利于促进金融租赁公司更好发展,包括,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为金融租赁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银监会《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修订版)》进一步简政放权,《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4]第8号)通过修订金融债券发行规定适度放宽了融资条件,等。

  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应该紧抓时代机遇,舍弃过去的粗放式增长模式,积极构建核心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促进母行提高综合化经营水平和加快战略转型。但是,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来自哪里?它在母行综合化经营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两者之间有何影响?当前影响它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是怎么样的?有哪些具体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这些都是本文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视角出发,探讨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二、金融租赁在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中的功能与作用

  当前综合化经营不仅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还是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而金融租赁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相对于其他综合化经营业务,金融租赁具有四大优势。一是金融租赁业务与传统信贷业务具有更多共同点,更易于嫁接商业银行经营经验。二是业务风险相对较低。三是发展前景广阔。四是协同能力强,有利于促进其他业务发展。不仅如此,在改革新形势下,金融租赁还具有一个优势条件——金融租赁获得的政策倾斜不仅有利于其自身更快更好发展,还有利于推动母行综合化经营。

  关键在于,金融租赁公司作为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重要一环,既可促进母行转型发展,又能依托母行综合化经营平台优势,获得可持续发展动力。

  (一)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动因与发展现状

  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和金融改革全面深化对完善金融体系提出的时代要求,也是当前国际银行业发展的主流。但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中面临许多困难与阻碍,迫切需要寻求一个发展突破口。

  1、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动因

  具体而言,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动因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规模经济效应。通过综合化经营,商业银行可以将固定成本、客户关系维护成本等分摊到更多产品上,从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二是范围经济效应。商业银行可以利用不同业务的客户基础、销售渠道和信誉外溢效应等,通过交叉销售扩大业务和销售额;可以在不同子公司间通过信息共享,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即通过业务协同获得范围经济效应。三是风险分散效应。商业银行的集团业务多元化和收入来源多元化,可以互相弥补,获得稳定现金流,平滑财务指标波动,从而降低集团整体风险。四是满足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随着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和居民财富积累,企业和居民越来越要求商业银行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和“一站式”的金融服务。五是金融深化改革的要求。新资本监管标准施行、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金融开放扩大和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等,使银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促使商业银行加快转型。

  2、综合化经营是当前国际银行业发展的主流模式

  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体制普遍经历过“综合化经营-分业经营-综合化经营”三个发展阶段,最终均选择了综合化经营模式。第一阶段,在20世纪30年代前,各国政府基本上并未明文限制综合化经营,各国银行业普遍开展综合化经营,这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第二阶段,在1930年代的美国经济大危机中,早期综合化经营的金融脆弱性显现,在监管当局干预下进入分业经营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信息技术兴起,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自由化成为趋势,市场竞争加剧,客户需求个性化、多样化,从而推动金融创新和金融业综合化经营迅速发展。同时随着金融法制环境逐渐完善,金融监管能力不断提高,英国、日本和美国分别在1986、1997和1999年先后通过立法正式允许综合化经营。

  目前,综合化经营已成为当今国际银行业发展的主流模式。2015年10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最新一届的世界国际银行排名,根据一级资本排名,前十的6家国际大型银行均为综合化经营银行[1],非利息收入占比较高,平均高达47.97%;而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相对较低,平均仅有23.88%,如图1所示。一些国外学者认为,就欧美主要国家经验来看,综合化经营银行在金融危机中比专业银行更能抗风险和起到金融稳定作用[2]。
 
图1 国际主要大型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比例(2014年)

 

数据来源:各银行2014年年报

  3、我国综合化经营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同样经历了“综合化经营-分业经营-综合化经营”的过程。目前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已相继走上综合化经营道路,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业务占比和利润贡献较低。

  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大多已涉足综合化经营,五大行处于领先地位。16家A股上市银行均拥有多个金融牌照,涉足综合化经营。其中,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的牌照最齐全,除银行牌照外,还各有 6个其它金融牌照;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各有5个非银行金融牌照;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4个;其它银行则均为3个或以下。如表1所示。

表1 16家上市银行的非银行金融牌照统计[3]

银行名称

金融牌照

个数

租赁

信托

保险

投资银行

证券

基金

期货

工商银行

 

 

 

4

建设银行

 

6

中国银行

 

 

5

农业银行

 

 

5

交通银行

 

6

招商银行

 

 

 

4

光大银行

 

 

 

 

 

 

1

民生银行

 

 

 

 

 

2

兴业银行

 

 

 

 

3

华夏银行

 

 

 

 

 

 

1

中信银行

 

 

 

 

 

2

浦发银行

 

 

 √

 

4

平安银行

 

 

 

 

 

 

1

北京银行

 √

 

 

 

 

3

南京银行

 

 

 

 

 

2

宁波银行

 

 

 

 

 

 

1

总计

13

4

7

9

3

13

1

50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

  总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中存在一些困难与制约。一是跨业经营管理能力欠缺。二是风险管控能力不足。三是业务协同不充分。四是监管制度的约束。

图2 2013年部分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利润贡献占比

 

数据来源:根据2013年财务报表整理[4]

  (二)金融租赁是综合化经营的重要突破口

  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中存在一些困难与制约,迫切需要寻求一个发展突破口。而相对其它综合化经营业务,除了综合化经营的一般优势外,金融租赁还具有业务相似度高、风险较低、前景广阔和协同能力强等四大优点,同时我国监管部门也允许和鼓励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租赁,因此金融租赁有条件成为综合化经营率先发展的业务突破口。

  1、业务与传统信贷相似度高,利于先行先试

  相对其它综合化经营业务,金融租赁与银行传统信贷的业务模式具有较多相似点,容易嫁接商业银行的业务经验,从而有利于先行先试,作为商业银行开拓综合化经营业务的突破口。首先,业务特征相似,两者都具有担保融资的特点。其次,业务流程相似。第三,风险管控相似。

  由于金融租赁与银行信贷具有以上三个相似点,因此我国不少商业银行均把其作为率先开展的综合化经营业务。如图3所示,在当前16家上市银行中,有12家拥有金融租赁牌照,占比高达75%,远高于开展证券(3)、保险(7)、信托(4)等主要综合化经营业务。

  2、债权物权兼备,业务风险较低

  由于具有“抵押物”,金融租赁一般比其它综合化经营业务的风险更低;并且由于具有“融资”和“融物”双重特点,同时拥有债权和物权,其业务风险甚至比银行信贷更低。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对资金用途实现过程控制,二是租金的分期归流有利于降低风险,三是物权保障赋予优先追讨权。

  3、行业发展不足,未来成长空间大

  目前,在国际上,融资租赁已成为与银行信贷、股权融资并列的三大融资方式之一,对国民经济发挥重要作用。2012年世界融资租赁业新增业务额8680亿美元[5],而同期全球IPO融资规模仅970亿美元[6]。

  而我国融资租赁业虽然近年来高速增长,但从市场渗透率来看,仍远未成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从而商业银行的金融租赁业务也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数据来源:《全球租赁业报告2014》;中国融资租赁协会,中国统计局网站。

  4、协同能力强,可推动其它业务发展

  金融租赁与保险、信托等其它综合化经营业务具有较强互补性,可通过协同效应,带动其共同发展。一方面,信托、保险具有充足资金来源,却缺少优质投资标的。信托公司除资本金以外,还可以借助发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方式募集社会闲散资金,也可以通过单一资金信托获得融资,但却往往难以找到具有稳定投资回报的优质投资标的物;同理,保险公司同样面临资金来源充足却缺乏优质投资标的问题。而另一方面,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融资渠道有限,资金瓶颈成为当前制约其继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其在经营过程中却会产生大量的优质资产和稳定的租赁收入。可见,金融租赁业务和信托、保险业务的组合可以有效实现优势资源互补,相互促进业务发展。

  5、监管部门的支持

  一方面,金融租赁与商业银行同属银监会监管,在我国现行分业监管的制度框架下,由一个监管部门实施监管,可以减少不同监管部门共同监管所存在的监管错位和协调效率问题。另一方面,金融租赁业务由于具有前述众多优点,在现阶段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和监管部门积极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租赁业务,优先给予一些先行先试政策,以促进其更好发展和发挥更大作用。以下将进一步分析。

  (三)改革新形势下金融租赁促进综合化经营的两大新优势

  当前,在我国加快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和金融改革深化的新形势下,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大背景下,金融租赁以其业务特点和优势,在实体经济转型中拥有更多发展机遇,在金融深化中也备受重视。因此,本文认为,在当前改革新形势下,金融租赁可获得更好发展机遇,并更好地推进母行综合化经营。首先,金融租赁面临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实体经济转型的阵痛期和关键期,但银行信贷等主流融资渠道难以有效满足多种形式的社会融资需求,而金融租赁以其业务优势,正可发挥重大作用。其次,还面临简政放权政策利好的外部推动。由于金融租赁在经济转型期的重大作用,我国政府在推进金融深化改革中也对其高度重视,优先给予一些先行先试政策,以促进其更好发展和发挥更大作用。

  (四)金融租赁从综合化经营获得发展优势

  金融租赁公司通过母行综合化经营平台,可在资金、渠道、品牌和风险管理等多方面获得支持,建立发展优势。

表2 中国融资租赁十强企业(截至2013年底)

序数

名称

注册资金

注册地

注册时间

监管部门

1

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110.0 

天津

2007 

银监会

2

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84.59 

上海

1991 

商务部

3

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80.0 

深圳

1984 

银监会

4

天津渤海租赁有限公司

62.5 

天津

2008 

商务部

5

交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60.0 

上海

2007 

银监会

5

昆仑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60.0 

重庆

2010 

银监会

6

民生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50.95 

天津

2007 

银监会

7

兴业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50

天津

2010

银监会

8

建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45.0 

北京

2007 

银监会

9

招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40.0 

上海

2007 

银监会

10

长江租赁有限公司

38.3 

天津

2004 

商务部

 数据来源:中国租赁联盟

三、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行业竞争环境和自身优劣势,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核心竞争力,以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本部分将通过使用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模型,分别对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行业竞争环境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构建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与策略选择。

  (一)金融租赁与融资租赁的异同点

  在我国,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同属融资租赁业的一部分,但由于背后监管机构的不同又存在差别。我国融资租赁业一般可分为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三类企业。其中,金融租赁公司又可进一步细分为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和其它金融租赁公司。如图3所示。
 
图3 我国融资租赁业的行业构成

 

  (二)影响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当前影响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战略定位、业务创新和产品种类、业务协同和服务能力、风险管控能力、激励机制和队伍建设、资本补充和资金实力、及外部环境等七方面。其中,战略定位是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业务创新能力是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风险管控能力是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三)行业外部竞争环境分析——基于波特“五力”模型

  本部分将首先应用波特“五力”模型,从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买方议价能力、卖方议价能力和替代品等五方面,深入分析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所处的融资租赁业的行业竞争环境。从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买方议价能力、卖方议价能力和替代品等五方面,深入分析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所处的融资租赁业的行业竞争环境。并进而结合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自身优劣势,进一步探索及初步确立其应采取的行业竞争策略。

  1、金融租赁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迈克尔•波特指出,一个行业的竞争,并不仅仅是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竞争力量。这五种力量分别是,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买方议价能力、卖方议价能力和替代品等。它们共同决定了行业的竞争强度和利润潜力。下面将分别从这五个方面,深入分析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所处的融资租赁业的行业竞争环境。
 
图4 波特“五力”模型

 

  (1)现有企业价格竞争激烈

  我国融资租赁业是一个充分竞争市场,具有企业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低、产品差异化不足和行业增速减缓等特点,行业价格竞争激烈。其中,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平均规模较大,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但相互间竞争更加激烈。第一,我国融资租赁是一个充分竞争市场,行业价格竞争激烈。第二,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但相互间竞争更加激烈。

图5 我国融资租赁业的行业集中度指数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租赁联盟《中国融资租赁发展报告2014》相关数据计算。

图6 融资租赁业的业务总量变化趋势(2007-2013)

 

数据来源:《中国融资租赁发展报告2014》,中国租赁联盟。

图7 融资租赁各类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比较

 

  (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较大

  当前,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市场前景较好,政策利好不断,且进入壁垒和预期报复作用较小,所以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较大。一方面,市场前景和政策利好使潜在进入者增加。另一方面,进入壁垒和预期报复的作用小,潜在进入者威胁大。

图8 融资租赁企业数量和业务占比变化趋势(2010-2013)

 

数据来源:《中国融资租赁发展报告》(2011-2014),中国租赁联盟;本文课题组。

  (3)替代品的威胁

  融资租赁业务的替代品主要包括直接购买、商业信用、银行信贷和经营租赁等,它们各有优缺点,对融资租赁业务构成一定威胁。但因融资租赁具有“融资融物”双重特征,更符合现代企业需要,所以整体而言,替代品的威胁不大。

  (4)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直接关系到租赁企业的经营成本。而融资租赁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兼具“融资”和“融物”功能,既经营资金也经营设备,业务形式表现为“三方两合同”,因此供应商也相应地包括资金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商。

图9 金融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

 

数据来源:博厚方略2013市场调查

  (5)客户的议价能力

  不同类型的融资租赁企业的经营重心不同,其客户的议价能力亦有差异,但整体而言,融资租赁业的客户议价能力较低。首先,当前我国“融资”需求大,客户议价能力低。其次,不同类型的租赁企业,客户议价能力略有差异。

  2、行业竞争战略分析

  通过行业竞争分析,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可进一步探索和初步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

  迈克尔•波特在五力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和集中战略。成本领先战略,指企业可以通过以低于竞争者的成本制造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来获取超额利润。差异化战略,指企业通过生产与竞争对手有明显区别的差异化产品,以获得竞争优势。集中战略,指企业把经营战略重心放在一个特定的细分目标市场上,为特定客户提供特殊的产品或服务。

表3 三种战略的特点

 

成本领先战略

产品差异化战略

集中战略

进入障碍

具备杀价能力以阻止潜在对手进入

培育顾客忠诚度以挫伤潜在进入者的信心

通过集中战略建立核心竞争力以阻止潜在对手的进入

买方议价能力

具备向大买家出更低价格的能力

因为选择范围小而削弱了大买家的谈判能力

因为没有选择范围使大买家丧失谈判能力

卖方议价能力

更好地抑制大卖家的侃价能力

更好地将供方的涨价部分转嫁给顾客方

能更好地将供方的涨价部分转移出去

替代品

威胁

能够利用低价抵御替代品

顾客习惯于一种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而降低了替代品的威胁

特殊的产品和核心能力能够防止替代品的威胁

现有竞争

能更好地进行价格竞争

品牌忠诚度能使顾客不理睬你的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无法满足集中差异化顾客的需求

   根据前面的行业分析和上面表格,可得以下两个结论:

  (1)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适合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而不适合成本领先战略。因为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品牌和综合化经营平台,而不在于成本。

  (2)部分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可结合母行优势领域,选择实施集中战略。不同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母行,在不同领域具有业务优势,有利于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集中发展相关细分市场。如,农业银行在三农金融服务上具有传统优势,有利于农银租赁集中发展农业设备租赁市场;民生银行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上具有优势,有利于民生租赁集中发展小微企业客户市场,等。

  (四)企业内部竞争优势分析——基于SWOT模型

  本文前面使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融资租赁业的行业竞争环境,及其对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下面,将进一步使用SWOT模型深入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劣势,并通过将内外部条件结合,分析其对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

  1、金融租赁的SWOT模型分析

  下面将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四方面对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进行分析。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相对于其它租赁公司,主要具有以下四方面优势:一是资金规模优势。二是客户资源广泛与营销网络发达。三是风控水平相对较高。四是租后管理网络和经验丰富。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劣势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业务种类单一,“类信贷”业务占比大。二是专业管理经验缺乏。三是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四是产品渠道和产品成本劣势。在外部环境方面,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发展当前主要面临以下机遇。一是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二是宏观经济政策有利。三是金融改革带来成本下降。四是自贸区加快行业成长。五是行业成长空间大。在威胁方面,一是行业竞争激烈。二是信用文化缺失。三是法律、税收、监管和财会准则不健全。四是二手设备市场不完善。

  2、基于SWOT模型的发展策略分析

  SWOT分析模型还进一步提出,通过把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两两结合分析,可进一步为企业制定SO、WO、ST和WT等四类不同的发展策略。其中,SO策略是增长型策略,利用企业内部长处去抓住外部的机会;WO策略,扭转型策略,利用外部机会改进内部弱点;ST策略,多种经营策略,利用企业的长处避免或减轻外在威胁的打击;WT策略,防御型策略,克服内部弱点和避免外部威胁。

  根据SWOT分析,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可选择的四类发展策略如表4所示。

表4 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SWOT发展策略分析

   

          内部优势劣势

 

外部机会威胁

优势(S

1.资金规模优势

2.客户资源广泛与营销网络发达

3.风险管控水平较高

4.租后管理网络和经验丰富

劣势(W

1.业务种类单一,类信贷业务占比大

2.专业管理经验缺乏

3.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4.产品渠道和成本劣势

机会(O

1.宏观经济环境有利

2.宏观经济政策有利

3.金融改革带来成本下降

4.自贸区加快行业成长

5.行业成长空间大

SO策略

1.围绕集团战略,充分发挥银行背景和业务协同优势

2.根据母行特点,实施集中战略

3.紧抓机遇,借改革之力发展

WO策略

1.加强创新,扩大业务种类和范围

2.在发展中积累经验、降低成本

3.组建复合型、专业化的专业人才队伍

威胁(T

1.行业竞争激烈

2.信用文化缺失

3.法律、税收、监管和财会准则不健全

4.二手设备市场不完善

ST策略

1.重点营销大客户、大项目,充分发挥规模优势

2.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水平

3.善用母行渠道优势,提升余值处理能力

WT策略

1.强化内部管理,有效降低营运成本

2.以差别化战略为目标,逐步形成核心竞争力


      (1)SO策略(增长型策略)

 

  在当前外部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有利的情况下,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应紧抓机遇,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实施以下增长型策略:

  一是围绕集团战略,充分发挥银行背景和业务协同优势。国外经验表明,完全独立的租赁公司竞争力较弱,只有具备雄厚资本基础的银行系租赁公司和掌握生产设备的厂商租赁公司才能做大做强。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战略首先是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战略的组成部分,既为其服务,又可从中获得资本支持和业务协同等发展优势。

  二是根据母行特点,实施集中战略。如前所述,不同商业银行具有不同领域的业务优势,因此其租赁子公司可有针对性地选择细分市场实施集中战略。在外部发展环境有利的情况下,积极利用母行优势开拓市场,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

  三是紧抓机遇,借改革之力发展。宏观经济条件利好,金融改革深化,以及自贸区的种种优惠为金融租赁公司快速腾飞提供了给养,央行的信贷放缓政策也促进了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收益增长。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发展已具备“天时”、“地利”,应充分利用政策利好,积极发展政策支持业务,如飞机船舶租赁、保理业务等,与改革开放共同发展。

  (2)WO策略(扭转型策略)

  我国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发展时间不长,还具有一些明显弱点,可积极借助当前外部环境利好,制定合适的扭转型策略,在发展中不断改进弱点,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是加强创新,扩大业务种类和范围。随着行业高速发展,客户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可积极利用这一机遇,加强创新,扩大业务种类和范围,扭转业务类型单一的缺陷。

  二是在发展中积累经验、降低成本。“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可赢得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且当前外部环境对发展有利。但是,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却不应只求规模,盲目发展,以致错失扭转劣势的良机;而是应有针对性地利用发展解决现有问题,包括积极积累租赁企业管理经验、开拓建立长效产品渠道和降低运营成本等。

  三是组建复合型、专业化的专业人才队伍。融资租赁业务需要专业化的资产管理、风险管理、法律、会计和税务等知识,尤其是在航空、船舶、机械设备等领域更为突出。而当前行业高速发展,有利于吸引专业人才,同时也为培养自有人才提供了时间与资源,有利于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扭转劣势。

  (3)ST策略(多种经营策略)

  当前,我国融资租赁业仍然发展不成熟,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存在一些不利之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可利用自身长处,避免或减轻外在威胁的打击。

  一是重点营销大客户、大项目,充分发挥规模优势。针对竞争激烈及信用文化缺失的行业环境,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可背靠母行,充分利用资本雄厚和客户资源优质的优势,重点营销大客户、大项目,既可进一步扩大在该领域的优势,也可减轻信用风险。

  二是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水平。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可结合母行经验优势和行业特点,进一步探索加强风控水平,以应对行业信用文化缺失等挑战。同时通过提升风控水平降低经营成本,获得行业竞争优势。

  三是善用母行渠道优势,提升余值处理能力。余值处理是融资租赁的重要一环。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可借助母行的营销渠道和客户资源,提高对租赁物余值的处理能力,弥补二手设备市场不完善的影响。

  (4)WT策略(防御型策略)

  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可通过实施有效的防御型战略,最大限度地克服内部弱点和避免外部威胁。

  一是强化内部管理,有效降低营运成本。在内部弱点和外部威胁的双重挑战下,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可积极通过强化资金管理与运作能力、优化考核机制和加强业务培训等举措,优化内部管理,有效降低营运成本。

  二是以差异化战略为目标,逐步形成核心竞争力。通过深入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可提高品牌忠诚度和对客户议价能力,从而减轻行业信用文化缺失和市场竞争激烈的影响;同时也可克服业务品种单一的劣势,也有利于加快培养专业人才。

  总而言之,本小节使用SWOT模型,从理论上为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提出了四类11项可行策略,但是各企业也需要因应不同情况从中选择最适合自身的重点策略。

四、我国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通过使用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模型,上一章从静态分析的角度对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当前行业竞争环境和企业优劣势进行了研究,进而为其提出发展战略和策略选择。本章将进一步从动态分析的角度,对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一般发展路径和规律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国当前发展现状,为其提出具体可行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在发展规律上,本文指出,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经营发展一般都会经历三个阶段,且每个阶段均有其对应的重点策略。具体而言,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经营发展一般会从初期的“行司联动”为主逐步过渡到开展差异化经营,并最终走向专业化、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同时,以上各阶段都有其重点策略:在“行司联动”阶段,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应当以“合作互补型”模式为选择,并通过市场化手段来解决与母行业务合作中的利益分配和竞争问题;在差异化发展阶段,金融租赁公司不能仅满足于开展“多一层物权保障的信贷”业务,而应当以租赁物管理为核心,逐步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在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阶段,一是应当以行业细分为准则、服务中小企业为目标、选择特定行业领域进行专业化发展;二是应牢牢抓住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契机,在伴随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同时,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

  在具体策略上,本文为作为市场个体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提出了六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本文指出,基于其一般发展规律和当前现状,我国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只有通过积极完善资本补充机制、加强金融创新、加强业务协同、提高风控水平、完善考核机制和开拓国际业务等,才能有效建立核心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经营发展模式

  作为商业银行控股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在发展的初期存在依托母行资源实现快速扩张的倾向,但从长期看,完全依赖于母行的发展模式是与商业银行通过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实现综合化经营的初衷相背离的,也将使商业银行专设金融租赁公司失去意义。因此,基于租赁本质的差异化发展,以及最终专业化、国际化的经营,构成了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主要经营发展模式。

  1、初期的“行司联动”

  应当理解,“行司联动”本身并非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最初始阶段就完全独立地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也可以成为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一种选择,但对于具备母行品牌、渠道以及各种资源优势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在发展的初期,很难不对上述优势加以利用,尤其是对于仍处在“外延式”增长阶段、关注规模扩张的金融租赁公司而言。事实上,从我国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经验看,“行司联动”的早期发展战略也的确能起到有效作用,关键在于具体在哪些层面来开展“行司联动”。

  就与母行联系的紧密程度而言,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行司联动”主要可分为“完全依赖型”和“合作互补型”两种模式: 

  (1)完全依赖型。指金融租赁公司无论在资金来源、业务渠道、决策管理、风险控制等各方面全面依赖于母行系统。主要特征为:金融租赁公司没有自身独立的营销渠道,业务几乎全部来源于母行系统内,且主要以“类信贷”的回租业务为主;金融租赁公司只具备相对的决策权,具体业务是否开展仍须按照母行的统一授信决策为主;金融租赁公司对业务项目的风险管理主要依托于母行分支机构完成,本身的团队和系统不足以管理业务风险;利用与母行一致的项目评审、资产管理和业务信息系统,不独立开发业务与办公的信息系统;资金来源主要依托于母行的基础信用而非自身专业化管理形成的品牌。

  (2)合作互补型。指金融租赁公司坚持独立运营,但也与母行系统存在必要的协同合作,达到优势互补目的。主要特征为:金融租赁公司既通过母行渠道开展营销,也具备一定独立的业务渠道;金融租赁公司参考母行对客户的授信情况,但具备独立的业务决策;金融租赁公司具备成熟的业务风险管理团队,但也同时借助母行系统开展风险管理;金融租赁公司独立开发适合租赁业务开展和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但保持与母行系统的信息共享;资金来源依靠自身专业化管理形成的品牌,母行的基础信用仅为最终的流动性风险控制而使用。

  从以上两种与母行关系模式的比较看,“完全依赖型”金融租赁公司更类似于商业银行的一个部门,母行对于金融租赁公司的达到了完全的控制,只是因为拥有独立的公司牌照而起到了一定风险隔离的作用;而“合作互补型”金融租赁公司既利用母行的客户资源、网络渠道和风险管理经验,又拥有相对独立的营销、决策和风控体系,易于形成与母行产品的差异化,是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有效补充,也能够在自身租赁业务发展的同时,有效带动母行资金清算、汇划和结售汇等结算业务,信用证、保函、应收款保理等贸易融资业务,以及投行、理财等其他金融服务,形成协同效应,促进母行综合经营服务水平的提高。因此,“合作互补型”成为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行司联动”模式的更佳选择。但这一模式必需注意解决好金融租赁公司与母行部门间、与各个分支行间的竞争问题。

  由于“合作互补型行司联动”模式下的金融租赁公司具备更独立的地位,在对母行系统渠道运用以及具体业务开展过程中易于形成对商业银行系统内客户资源、业务收入、管理服务的竞争,尤其是对同样具备考核压力的系统内商业银行的分支行而言,此类竞争往往使金融租赁公司与系统内分支行不易形成真正合力。从以往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经验看,金融租赁公司与系统内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合作并非可以单纯通过总行层面的行政化调度来加以解决,而通过市场化手段来解决业务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成为破解系统内竞争的关键,即在公平地计算各合作方机构在具体业务开展过程中提供的服务价值,合理地开展利益分配将使协同效应最大化。而具体的分配方式既可以是真实费用的支付,也可以通过最终母行对金融租赁公司及分行的利润考核体现,两者区别在于前者完全市场化但不节税,后者则需要母行建立合理的机制来加以运作。

  2、发展期的差异化经营

  银行系的金融租赁公司脱胎于商业银行,公司初创期的公司治理、人员结构、系统建设等条件决定了其更多开展“类信贷”租赁业务的倾向,事实上,自2007年试点以来,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开展“类信贷”的回租业务比例一直居高不下,截至2013年末,以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为主的全国金融租赁公司管理的近万亿的租赁资产中,回租资产的比例仍高达72.63%。

表5 金融租赁公司直、回租情况一览表

日期

租赁资产

租赁方式

直租

直租比例

回租

回租比例

2008年末

762.14

99.99

13.12%

662.15

86.88%

2009年末

1475.67

347.63

23.56%

1128.04

76.44%

2010年末

2751.81

1020.71

37.09%

1731.1

62.91%

2011年末

4803.1

1798.45

37.44%

3004.65

62.56%

2012年末

7218.7

2413.05

33.43%

4805.65

66.57%

2013年末

9233.99

2526.89

27.37%

6707.1

72.63%

 来源:中国银监会统计数据

  应当明确的是,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其初衷一定不是仅让公司来开展与商业银行自身相类似的业务,因此,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必须清楚自身的定位以及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如前文所述,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对于母行系统而言,其应当起到的作用是丰富母行的产品线、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并最终达到增强母行整体竞争能力的目的。而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要求金融租赁公司应当开展差异化的经营,而不能仅满足于“多一层物权保障的信贷”业务的开展。

  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差异化经营,实际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1)与包括母行在内的商业银行信贷产品的差异化

  区别于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主要提供融资服务,租赁业务是“融资与融物的结合”,因此强化对“物”的管理和研究,将是金融租赁公司发挥自身的功能优势,提供与商业银行差异化产品线的核心内容。具体而言,金融租赁公司应当培育自身对于租赁项目来源、可行性分析、风险定价、项目资产管理、租赁物的控制和折旧、租赁物残值处理等方面的管理能力,改变对母行系统相关业务开展和风险控制的途径依赖,以自身的资产和投资管理能力开展差异化经营。其中,尤其应当加强对租赁资产风险管理以及租赁物折旧、残值处理的能力,其实这也是包括金融租赁公司在内的所有的融资租赁公司必须逐步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2)与融资租赁公司的差异化

  与普通融资租赁公司相比,金融租赁公司的固有优势在于对金融市场的运作能力,因此目前市场上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金融租赁公司由于金融牌照的获取,从而具备了更广泛的融资渠道,对于银行系的金融租赁公司而言,更因拥有了母行信用的支撑而具备更宽松的资金来源,故银行系金融租赁的固有优势在于开展资金占用量大的融资租赁业务,即发挥自身融资能力强的优势。

  这一看法的片面之处在于,仍然忽略了金融租赁公司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应当理解,任何忽略租赁业务具备并独有的对“物”进行管理这一本质的竞争力,实际都不是租赁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就此而言,金融租赁公司“与生俱来”获取资金的优势一定不会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需要放弃资金来源的优势,而是应当考虑在何种状况下来体现自身优势。实际上,通过借助母行综合化经营优势制定差异化经营策略是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实现差异化经营的主要途径之一:必须通过金融租赁公司把租赁业务作为银行系统的一条重要产品线,通过专业化的租赁物采购、租赁、管理和处置,在满足客户长期投融资、财务优化、降低成本等需求的基础上,延伸商业银行的服务领域和手段,并与母行系统内的其他产品和服务共同形成综合化竞争力。换言之,当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租赁业务体现了整个母行体系对客户的协同服务,“一站式”地解决了客户更多的、甚至是所有的金融服务需求时,其与普通融资租赁公司的差异才真正得以体现,同时也为母行的综合化经营带来了最大的附加值。因此,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与普通融资租赁公司的差异化并非仅在于资金来源上的优势,而其真正的核心仍在于自身对租赁物专业化的管理以及由此产生的母行整体协同效应。

  (3)与其他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差异化

  虽然目前我国的租赁渗透率低,租赁市场前景广阔,但现实看,即便具备了母行整体协同的优势,单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也不可能在所有的租赁业务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发达市场国家经验表明,由于租赁业务本身包含了对租赁物长期投资管理的要求,因此租赁公司发展的要旨在于对某个专业领域做深做透,只有对细分行业开展长期的跟踪和研究,才能作出前瞻性的决策判断。就此而言,对于经历了初始发展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在租赁业务的重点发展领域上应当适时作出选择,而根据母行不同资源禀赋优势,选择与母行类同的专擅领域作为发展重点不失为一条较佳途径。

  具体而言,金融租赁公司可考虑按照母行业务种类优势来制定差异化经营策略,获得差异化的发展。事实上近年来,即便对于同一大类的业务,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也已根据自身以及母行的特点,用行业细分的方式开展了差异化经营的尝试。以飞机租赁为例,交银租赁和民生租赁均是我国较早开展飞机租赁的金融租赁公司,但具体侧重各有不同:交银租赁利用交通银行在飞机融资的客户以及资源上的优势,主要针对国内航空公司的大型客机项目开展业务,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大型飞机五十多架,建立了境内外业务操作的平台和较为齐全的飞机融资租赁及经营租赁业务模式,飞机租赁业务的总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均在国内金融租赁同业中排名靠前;而民生租赁则根据民生银行客户资源和股东结构,从最开始就把飞机租赁的主要目标定位于公务机租赁,目前,公司开展的公务机租赁业务已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以多机种、多型号、多序列的公务机机队,成为亚洲最大的公务机租赁公司。

  由此可见,在解决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与其他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差异化问题时主要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适时根据自身团队特点,通过专业化的建设来选择确定重点租赁业务发展领域;二是利用母行资源禀赋优势,采取市场细分的方法开展差异化的经营。这也是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保有行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3、成熟期的专业化、国际化经营

  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发展的第三阶段将步入成熟期,为专业化、国际化发展阶段。在此阶段,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一是应当摒弃以往“租大、租长、租集中”的思维,以行业细分为准则、推行产品事业部制为方法、培育自身专业化团队为抓手、服务中小企业为目标,选择特定行业领域进行专业化发展;二是牢牢抓住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为整个租赁行业所带来国际化发展的良好契机,在伴随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同时,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而在综保区或境外设立专业化子公司,是提供这一服务的良好载体。

  (1)金融租赁公司的专业化经营

  由于租赁对于国民经济的各行业都有着普遍的促进作用,决定了租赁业务开展的广度,与各行业产生自然分工一致,融资租赁公司之间也必定最终产生细化的分工,而由此带来的专业化的经营,实际也是租赁行业成熟的标志之一。从发达市场国家看,大而全的“融资租赁百货公司”并不存在,即便对于资金面相对宽松的银行系租赁公司也是如此。这些国家的银行系租赁公司往往在各自专业的领域形成了鲜明的业务特色,如:荷兰拉赫兰顿融资租赁公司大力发展农业、食品、新能源、环保设备租赁,打造绿色科技业务板块,形成了独特品牌;澳大利亚麦格理融资租赁公司为各种高科技设备提供专业的信息技术及电子设备租赁服务和解决方案;德国德意齐融资租赁公司发展工程机械、机车、机床等设备租赁;苏格兰皇家融资租赁公司着力开展飞机、船舶、铁路设备租赁;法兴融资租赁公司将设备融资、汽车和IT经营性租赁作为三大核心业务。以上情况表明,专业化是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取得良好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如何实现专业化发展是我国金融租赁公司乃至整个融资租赁行业所面对的核心问题。

  从专业化发展的角度观察,目前,我国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主要存在业务领域拓展不全面以及客户结构不科学的情况,而这些情况背后体现的是组织架构不合理、人才队伍建设不到位和创新能力缺乏等深层次问题。

  首先,从业务领域拓展情况看,目前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有扎堆于航空、航运、工程机械设备等行业的倾向,公司之间各自的发展战略和业务定位不够细分,行业增长模式仍以简单粗放的规模增长为主,盲目的价格竞争使得行业收益率不断下降。这就要求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必须审视自身的优势和定位,选定专业化的发展方向。

  其次,从客户结构情况看,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 “租大、租长、租集中”现象普遍,在客户的选择上偏好大型企业。这实际也是公司脱胎于商业银行,受商业银行传统信贷理念影响的一种反映。但必须认识到,对于选择大客户,短期内固然有业务规模扩张快的优势,但由于大客户业务是资本消耗型业务,且大客户具备更强的议价能力,从长期看大客户租赁业务的利润率将远低于中小企业客户租赁业务的利润率。从发达市场国家看,租赁公司往往更多开展中小客户的租赁业务,如:根据日本租赁行业统计,大客户业务总规模占比在40%左右,而中小客户占比在60%;西班牙融资租赁客户群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合同数量中小企业约占80%,大型企业约占20%;意大利融资租赁客户主要是工业企业,以客户规模分类,主要是中小企业。因此,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应当摒弃以往“贪大”的客户选择标准,把为中小企业服务作为业务细分的一个重要基础。

  再次,从公司组织架构看,由于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最初组建的经营管理团队往往以银行人员为主要班底,因此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最初的组织架构更接近于商业银行架构,但随着业务不断拓展,金融租赁公司这一组织架构的缺陷明显:一是随着产品线不断丰富,高管团队难以适应所有业务条线的决策;二是既不利于公司业务产品的细分,也不利于满足专业化经营对于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而实践经验表明,采取事业部制将很好解决以上缺陷,通过相对独立的产品事业部制,各事业部实行相对独立的核算,将更能发挥中层专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更利于提升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水平。

  最后,从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能力看,总体而言,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不缺乏熟悉金融市场的团队,但往往缺乏对特定“租赁物”有长期跟踪研究、了解特定市场情况的专业化人才。这将严重阻碍金融租赁公司的专业化进程,也大大限制了公司的产品创新能力。事实上,既具备良好金融及租赁知识,又熟悉特定行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一定是稀缺的,因此金融租赁公司更现实的一个选择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协同机制,把两类不同人才培育成架构清晰、合作无间的团队,以真正使金融租赁公司具备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力。

  (2)金融租赁公司的国际化经营

  我国金融租赁公司的国际化一直到近年来才逐渐被提出,而这一提法产生的直接原因来自于金融租赁行业对航运租赁,尤其是飞机、船舶租赁业务的发展,换言之,是业务国际化客观要求金融租赁公司具备国际化的视野。事实上,世界各国租赁公司发展经验表明,租赁公司的国际化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独的国际化,而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是促进和配合本国生产企业商品走向国际市场所带来的国际化;二是为了相关出租和承租企业税收、财务结构调整的原因,从而开展跨境租赁,前者涉及本国生产企业和商品的国际化、而后者涉及两国的法律、税收等环境的差异。

  现阶段,对于我国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而言,除了发展飞机、船舶租赁外,目前存在一个比较好的“国际化”的发展机遇是:配合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产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机械、钢铁、工程设备制造企业及其产品急需走向国际市场,这些产品都存在使用期限长、资金占用量大、现金流较为稳定的特点,是较为良好的租赁标的;同样,一旦中国的高铁项目对外“营销”成功,则金融租赁公司也可把高铁构件和车体等内容作为租赁物来开展国际租赁。

  重要的是,金融租赁公司在开展上述国际租赁业务时,一定要依靠具体生产企业,一是能够有更好的生产和租赁物维护技术,确保租赁物保障功能的实现;二是由生产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确保租赁风险的控制以及租赁物处置能够产生更多的残余价值。而金融租赁企业需要做的是提供包括法律税收环境分析、现金流测算、汇率风险规避、租赁产品架构的设计等相关金融服务。

  2013年之前,金融租赁公司国际化的主要载体是经允许在境外或我国综保区设立的SPV,其特点是分散但具备良好的风险隔离机制,而2014年以来,以上海自贸区建立为契机,中国银监会已将金融租赁公司设立综保区或境外专业子公司作为金融租赁公司专业化、国际化发展的载体。金融租赁公司的专业化子公司,可以帮助租赁公司深耕行业、专业经营,有效促进专业化发展,而通过子公司对旗下SPV的统一管理,可以降低综合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并以子公司开展对外融资来有效解决以往单个SPV融资难度大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金融租赁的融资便利度。因此,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也应考虑通过子公司的设立来开展专业化、国际化的经营。

  综上,金融租赁公司的专业化和国际化实际是租赁业自身的业务跨度所客观决定的,金融租赁公司在经历一定的发展阶段后,必然面临对核心业务专业化和国际化的选择。所谓的专业化并非单纯对自身业务做“减法”或使租赁业务内容单一化,而是应当通过对核心业务的深耕,创立具备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模式。目前,我国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亟需突破以往“贪大求全”的发展模式,通过专业化人才团队和管理机制的建设,获取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应当认识到,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已为整个金融租赁行业带来国际化发展的良好契机,在伴随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同时,应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而在综保区或境外设立专业化子公司,是提供这一服务的良好载体。

  (二)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

  结合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一般发展规律和当前现状,本文认为,我国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必须积极完善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切实加强金融创新、丰富产品种类,加强业务协同、提高服务能力,贯彻栅栏原则、加强风控能力,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专业化人才队伍,借助金融改革优势、加快开拓国际业务,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1、完善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

  表面上,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是金融租赁公司在规模快速扩张背景下为不断满足监管指标(资本充足率)要求而形成的,实质上,金融租赁公司的资本补充机制是为了抵补可能存在的自身经营风险而建立的,也从客观上反映了金融租赁公司的风险防范的需求和能力。这一点,亦已从中国银监会最新修订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得以体现,该《办法》第十六条规定“金融租赁公司发起人应当在金融租赁公司章程中约定,在金融租赁公司出现支付困难时,给予流动性支持;当经营侵蚀资本时,及时补足资本金”,其目的在于完善金融租赁公司的资本补充,促进金融租赁公司持续稳健经营。当然,这只是对金融租赁公司资本补充的基本要求,而对我国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资本补充机制的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母行资本补充。这也是目前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最常用的资本补充方式,2011年以来,随着金融租赁公司业务规模的迅速扩张,各公司通过母行补充资本金,维持资本充足率成为常态。工银租赁、民生租赁、国银租赁、交银租赁、招银租赁等等金融租赁公司都通过母行进行资本补充。这一资本补充模式的优点在于:不改变股权结构的情况下整体决策成本低,且具备相对较高的效率以满足金融公司的快速规模扩张带来的资本需求。但这一模式仍存在股权结构单一、母行的支持可能在系统性风险下不可持续、不利于金融租赁公司专业化发展等缺陷。因此,虽然目前短期内由母行直接补充资本成为主流,但建立更多元化的资本补充机制仍应当是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努力方向。

  (2)开放型的股权架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在自身资本补充过程中不应当仅着眼于母行,而适当前提下尝试逐步打开自身股权架构不仅是自身资本补充的一个有效途径,也能满足走向专业化、国际化进程中业务发展的需要,更是一定程度上防范金融业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途径。通过与专业化机构股权层面的合作,往往能有效促进业务层面的合作,大大加快金融租赁公司核心竞争能力的建设和专业化进程,因此金融租赁公司在放开股权结构时,应当根据自身发展定位,通过与行业内的专业化机构(如:专业设备的生产厂商、大型航空航运企业)的合作为主要着眼点,这实际可以成为金融租赁公司资本补充的中期目标。

  (3)资本市场的利用。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功能虽仍存在较大缺陷,但从长远看,仍然是金融租赁公司最主要的资本补充途径。实际目前金融租赁公司资本的补充,表面来源于母行,实际母行也仍然通过资本市场来开展募资,实际是一种间接通过资本市场的补充机制,如:近期交银租赁的资本补充,直接纳入了母行在资本市场的募资说明。将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也可考虑将金融租赁公司单独上市,以直接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来补充资本。此外,金融租赁公司也可以通过尝试发行次级债、可转债等方式来建立多元化的资本补充机制。整体从长期看,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将来仍可能是金融租赁公司经常性资本补充的渠道之一。

  (4)降低资本消耗型业务的开展。除了通过各种方式开拓金融租赁公司资本补充渠道外,逐步改变自身业务经营模式,降低资本消耗,获取更多的相对收益,也是金融租赁公司需要加以考量的重点之一。必须认识到与大型企业开展业务合作的偏好虽利于业务规模的扩张,但实际金融租赁公司的定价权受限,整体容易产生高资本消耗而相对低收益率的局面。因此,金融租赁公司在达到一定业务规模后,应当审视自身发展路径,把通过为中小企业的专业化服务作为自身业务发展的主线,以达到通过专业化的管理和对租赁物的处置,产生更高资本回报率的目的。从目前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实践经验看,1000亿元左右的资产规模往往是金融租赁公司更注重自身资本管理和资本回报率,从而走向更专业化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5)租赁资产的证券化。由于融资租赁业务的相对长期性以及金融租赁公司资金来源的相对短期性,是造成金融租赁公司资产与负债期限不匹配,产生流动性风险主要原因,也从客观上要求金融租赁公司不断补充资本来防范相应的风险。而租赁资产的证券化既是对租赁资产流动性的一种补充,也是释放金融租赁公司资本占用有效途径。根据《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监督管理办法》,2014年,交银租赁、工银租赁、华融租赁参与了首批金融租赁公司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其中交银租赁10.12亿元的租赁资产证券化最终成功发行,成为首家租赁资产证券化的金融租赁公司。截止2015年末,全国已有六家金融租赁公司通过银行间市场开展了租赁资产证券化业务,总规模达78.45亿元。而租赁资产证券化途径的打通,将有效缓解金融租赁公司的流动性困境,并降低业务规模对资本的占用,促进金融租赁公司的健康发展。

表6 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资产证券化一览表

发行时间

发行人

发行规模

2014.09

交银租赁

10.12

2014.12

华融租赁

6.44

2015.01

工银租赁

10.32

2015.04

江苏租赁

10.41

2015.07

招银租赁

12.61

2015.10

华融租赁

28.55

 资料来源:中国银监会

  2、加强金融创新,丰富产品种类

  综观各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历史,各国的融资租赁的业务模式、产品种类因其发展条件和客观环境而各有差异,但各国的融资租赁行业却都有着持续创新的“内在基因”。正由于融资租赁业务易于受到法律、税收、会计及监管等多种不断变化因素的影响,所以为满足承租人复杂多样的市场需求,租赁行业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开拓市场,而全方位服务深化和创新正是融资租赁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对于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而言,也应当把金融创新作为推动自身发展的持久动力。

  具体而言,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应当在租赁的功能定位、租赁物选择、租赁业务方式、交易构架、风险管控等方面加强创新,以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加强差异化经营。

  (1)金融租赁公司产品创新要顺应金融改革进程。在当前我国利率、汇率和资本市场改革逐步加速的背景下,必须认识到金融租赁产品作为一种中长期金融工具,需要顺应具体改革的进程。一是金融租赁公司应当加强与商业银行合作的研究,利率市场化会压缩传统银行贷款的盈利空间,商业银行可能会加大与金融租赁相关的中间业务开展,也可能以收购租赁资产方式与金融租赁公司开展合作;二是金融租赁公司应当通过分析利率、汇率长期变动趋势来决定具体产品计价币种和定价方式,如:合同币种、采取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是否运用汇率对冲工具等;三是金融租赁公司也可通过开展租赁资产管理、租赁咨询等中间业务来降低利率汇率的市场风险;四是灵活运用资本市场,通过租赁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等模式获取资金来源。

  (2)功能定位上,应重新认识融资租赁的多样化功能。以往金融租赁公司更多注重融资租赁业务的融资功能,而没有挖掘由租赁物本身或租赁方式所带来的促进销售、税收调节、推动技术改造、增加流动性以及提供资产管理的功能。如简单从融资角度去看待租赁的经营,金融租赁公司得到的是因租金带来的利差收益;而从资产经营(即租赁物经营)的角度看待租赁,金融租赁公司得到的除了租金收益外,还有投资收益和资产管理的收益。应理解,融资租赁的基本功能包括融资功能,但不应把融资功能作为融资租赁的唯一功能。

  (3)租赁物的选择上,金融租赁公司应当考虑选择已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租赁物。与厂商系租赁公司相比,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往往不具备专业的设备知识和二手设备的处置能力,因此必须对新的租赁物选择保持谨慎。从国际上看,也是如此,即便拥有大量的承租人财务信息,各国银行系租赁公司仍对新租赁物的租赁需求持相对保守的决策态度。当然,鉴于对租赁物实际管控能力的要求,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也可以选择与租赁物生产厂商合作这一捷径。

  (4)租赁业务方式上,应形成多样化的定制产品。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承租人的需求也始终在发生变化,但目前金融租赁公司非但提供的服务同质同类,连租赁合同也基本是格式化的。金融租赁公司应摒弃以往相对单一的业务开展方式,而应当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不断调整,为客户提供定制的租赁服务。

  (5)交易架构上,应切实发挥租赁的灵活性。如:对大型租赁物更多可采取杠杆租赁;对实际看好的行业运用抽成租赁或结构参与租赁;对厂商租赁则可考虑采取捆绑租赁(三三租赁)等等。但这些交易架构灵活运用的前提都必须建立在对租赁物以及承租人行业前景具备准确分析的基础上。

  (6)风险管控上,应当改变风险视角。不应当把对融资租赁的风险简单等同于融资带来的风险,而是应当从租赁物资产经营的角度、从租赁物投资的角度、从对承租人行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待融资租赁的风险。而一旦改变风险管控的视角,对于租赁业务的认识也会不同,新的交易架构和业务方式也将自然产生。

  3、加强业务协同,提高服务能力

  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协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加强与母行的业务协同。如前所述,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与母行的业务协同,不仅在于资金层面的合作,而更重要的是使租赁成为银行体系的重要产品线,从而满足客户一站式金融解决方案的需求。就此而言,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具备明确的业务定位和发展战略。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不可能是大而全的租赁“百货公司”,必然要结合自身的机制、人才结构和母行业务特点而选择主要业务的发展方向,具体业务的发展方向,既可以是母行专擅的领域,也可以成为母行产品线的补充和延伸。如:农银租赁既可以利用母行现有渠道,广泛开展特色化的农用设备、农机租赁业务,也可以在将来利用航空租赁的经验,开拓农用飞机的租赁业务。与此相对,金融租赁公司的发展战略,既要服务于母行的整体战略,也应当是特色化的发展战略。

  二是要有专业化业务模式和产品种类。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专业化,是补充母行产品线、完善母行一站式服务的组成部分,也是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优势的体现。具体公司可以把租赁业务作为核心,但不局限于租赁,从为客户提供租赁业务相关的交易结构设计建议、设备融资方案和资产组合管理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角度出发,满足客户筹资、资产风险管理、税收管理、资产负债表管理等不同目的的需求。

  三是要有集约化的风险管理体系。总体上,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完全独立于母行之外,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是不经济的,但租赁业务的特殊性又要求金融租赁公司有差别于母行的风控。因此金融租赁公司必须在遵循母行的核心信贷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符合租赁产品和业务模式的特别风险管理制度和要求。

  四是具备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目前,我国监管部门对金融租赁公司从母行获取资金的总体态度是:按照关联交易,原则上不得优于市场同等条件,目的是促进金融租赁公司市场化发展。因此目前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主要依托自身或母行的信用,通过同业授信的取得来解决资金来源问题,这一方式使得金融租赁公司普遍面临资金期限错配、长期流动性风险突出的局面。要解决期限错配,缓解金融租赁公司长期流动性风险,主要应当通过发行金融债、租赁资产证券化等手段加以解决,但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仍不完善,发债、资产证券化市场化程度不足,短期内完全依靠资本市场也不够现实,因此金融租赁公司还可以通过租赁架构的调整来完善资金来源渠道,如:对杠杆租赁方式的使用,通过较少的权益投资来撬动更多的承租人负债,可在节省金融租赁公司资金流前提下满足承租人的融资需求。

  (2)加强与专业厂商或机构的协同。具体主要包括与租赁物生产企业以及其他专业机构的合作和协同:

  对于从事具体租赁物生产企业的合作,着重于对物管理及处置能力的加强,金融租赁公司要具备投资与经营理念而非单纯融资理念来提供自身服务,而这一投资与经营主要针对租赁物,这就客观上要求金融租赁公司加强与具体设备生产商的协作,更多参与对租赁物的日常经营管理,在加强租赁物价值维护的同时,提升具体承租人设备的使用效率,实际也增强了承租人租金偿还的能力。此外,即便承租人租金偿还出现问题,金融租赁公司也可通过与生产商的合作,对设备进行翻新、转让等处理,最大化保障出租人的利益。

  对于和其他专业机构的合作,一是金融租赁公司可加强与其他融资租赁公司的合作,金融租赁公司利用自身资金来源的相对优势,而融资租赁公司利用深耕行业、服务细化的相对优势,开展包括联合租赁、租赁资产转受让等合作,利于双方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二是金融租赁公司应加强与商业保险、资产评估和处置等专业化市场机构的合作,控制具体租赁业务风险的同时,也强化自身资产管理和处置能力。如:对于车辆的租赁,可以加强与二手车处置专业机构的合作等。考虑目前我国整体市场环境,金融租赁公司在与专业化市场机构的合作中,应当把握自主选择的原则,即尽量由出租人、而非承租人选择相关机构,尤其是在对直接存在相关利益保险机构的选择上。

  4、贯彻栅栏原则,加强风控能力

  原则上,金融租赁公司应当建立相对独立的风险控制体系,这符合金融租赁公司专业化发展要求,但金融租赁公司在早期发展过程中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依托于母行的渠道、经验和制度来加强风险管理。从金融监管角度,避免因此产生的风险传导成为观察这一行为合理性的判断依据,这就要求金融租赁公司与整个母行体系在相关合作过程中,必须有清晰的权责划分,明确相应风险承担的主体。从发达市场国家银行系租赁公司的相关经验看,通常会按照栅栏原则,把金融租赁公司开展的租赁业务与银行业务作为性质不同的业务,建立真正的风险隔离机制,以避免不同性质业务风险的传导。

  风险隔离机制建立通常包含以下两大原则:一是根据具体业务性质来确定具体风险管理要求,并对具备不同风险特征的业务来合理划分不同的风险管理职责;二是在开展具备一定风险特征的合作时,银行与租赁公司互相作为独立的市场客户来对待,对双方的权责进行明确的约定,有些风险责任的承担甚至会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固定。

  借鉴上述经验,我国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也应根据不同租赁业务的风险特性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措施:

  (1)根据租赁性质对业务风险承担进行划分。

  对融资租赁业务,如租赁公司较少承担资产残值风险的,主要应当从考察承租人信用风险角度出发,除选择合适的租赁物外,也应对承租人(甚至承租人所属集团)包括未来现金流在内具体经营情况进行分析。通常,由于业务性质相近,金融租赁公司的母行体系对该类业务往往更具备风险管理能力和经验,因此也会更多介入具体风险管理,甚至母行还会要求金融租赁公司在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时参照母行统一的信贷政策;

  而对资产残值比例较大的经营性租赁业务,则主要应当关注租赁物价值波动风险。为更好管理租赁物风险,金融租赁公司可建立专门的专业资产评估部门,对租赁物价值进行长期跟踪评估;也可充分利用母行经验及相关历史数据,充分发挥协同效应。金融租赁公司在办理此类业务时,应考虑业务性质的差别,母行相关经验可能不足,简单的协同式风险管理可能失效,因此金融租赁公司在具体风险管理中一定要体现自身的专业化,而此专业化特征主要围绕对租赁“物”的管理上。

  (2)相互独立风险责任承担机制。

  在金融租赁公司开展与母行系统合作的过程中,应把握互相独立的原则,以市场化的方式来确定双方的权责,尤其是在具体业务准入环节,金融租赁公司可结合母行的统一授信,但更应当坚持独立的风险判断;在对于具体项目的风险管理上,金融租赁公司可借鉴母行经验和依托母行的渠道,但也必须体现自身的专业化。

  结合我国金融租赁公司现阶段发展特征看,在相关业务合作的法律文本、账户设置和会计处理上,必须充分体现市场化原则,有效设立“栅栏”隔离业务风险,既要避免母行与金融租赁公司之间信用风险的传导,也要避免金融租赁公司向母行传导因合规问题产生的风险。

  总体在具体的风险管理上,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在逐步走向专业化的过程中,应建立自身的风险控制机制和管理团队,而不能仅依赖于母行传统渠道,其具体的差异化可遵循以下原则:对于融资性质的租赁业务,可以依托母行渠道,但要通过权责、利益的划分,确保风险管理统一到位;对于需要对租赁物开展专业化管理租赁业务,则应当更多通过金融租赁公司自身团队建设来切实完善风险管理。

  5、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专业化人才队伍

  考核激励机制不仅仅意味着对员工行为的约束和鼓励,实际也是整个金融企业文化的传导和体现。目前我国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考核激励机制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忽视自身经营的特殊性,照搬母行体系的激励机制。具体表现一是激励向资源型、营销型人员倾斜,忽视包括风险控制在内的整个中后台对业务的促进;二是没有按照金融租赁公司自身风险的长期性特征,真正建立可变薪酬与业务风险长期挂钩的激励机制。其结果就是,整个激励考核机制易于鼓励业务快速发展而忽略长期风险控制,最终将降低金融租赁公司业务的稳定性和导致风险的发生。因此,金融租赁公司必须认识到:不当的考核激励会导致形成不当的企业文化,而建立良好的金融企业文化,也应当从建立正确的考核激励机制开始。

  总体上,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不应简单参照母行体系的考核激励机制,而是应当按照租赁业务长期化的特性,以风险与激励相匹配为原则,建立包括基本薪酬构成、可变薪酬延期支付、可变薪酬追索和讨回在内的完善的薪酬体系,使公司激励机制符合租赁行业风险长期化的特征,以真正使激励政策符合公司长期稳健的经营目标。

  有了良好的考核激励机制,就具备了构建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基础。而在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金融租赁公司应当把人才资源作为行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通过专业化人才培养,积极推进自身团队建设。金融租赁公司尤其应当认识到:金融企业通过风险管理而非仅仅通过业务的开拓来创造利润,因此,不仅应当把前台业务部门视作利润创造者而给予激励,中后台的管理人员也应根据其在业务风险管理中所起的作用而进行激励,利于形成整个金融租赁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良好风险控制文化,构建有利于专业化人才成长的公司文化环境。

  6、借助金融改革优势,加快开拓国际业务

  随着中国(上海)等四个自贸区建设的推进和新一轮金融改革,通过金融租赁专业化子公司整合国际租赁业务已成为金融租赁公司的共同选择。子公司的设立对金融租赁公司的意义在于:一是突出专业化,金融租赁公司的专业化经营是其自身发展的需求,而设立专业全资子公司,利于金融租赁公司纵向深耕特定行业,从而提高租赁公司专业化管理资产、处置资产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二是提升管理效率,就机船业务而言,设立专业子公司,对旗下的单机单船SPV统一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综合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三是提高融资便利度,有利于租赁公司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实现境内、境外业务的“双轮驱动”和资产的全球配置,从而极大提升我国租赁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四是助力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依托专业子公司,可以使金融租赁公司在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推动专业化租赁业务发展的同时,通过厂商租赁业务等方式,有效助力中国先进装备制造业走向世界。

  就金融改革目标而言,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核心并不在于政策资源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行政的精简化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并最终达到金融国际化,其核心在于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而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的目的也不是简单提升区内机构的融资便利,而是通过金融秩序的调整,使区内金融机构具备更强的市场化约束,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和金融工具,从而逐步具备金融国际化的基础。因此,当前金融租赁公司在自贸区设立专业化子公司,不应仅着眼于提升筹集境外资金的便利,而必须在服务实体经济基础上,通过国际化的经营来谋求自身的长远发展。因此具体而言,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设立专业子公司主要应当从以下原则出发:

  一是确定专业化发展方向。无论从自身发展需求还是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看,金融租赁公司设立子公司应当是专业化子公司,而非综合性子公司,这就需要金融租赁公司在设立专业子公司之初就确定将来发展的行业方向。目前看,金融租赁公司的相关需求集中在航运租赁专业子公司的设立,从长远看,装备制造业的专业子公司应当也会有良好的发展;

  二是深耕特定行业。金融租赁公司一旦确定子公司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应当更深挖掘相关租赁物的管理技术,并通过专业化团队的建设和分工,有效提高管理、处置租赁资产和控制风险的核心能力,提升效率,谋求长期专业化发展。

  三是考虑业务的国际化发展。国际经验表明,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国际化一定不是单独的国际化发展,而往往是配合本国的制造企业,共同打造海外战略,金融租赁公司为本国制造企业的产品销售提供全球租赁服务,制造企业则为租赁设备提供管理技术、资产回购、资产处置和再销售支持,最终达到延长制造企业产业链附加值,获取金融租赁公司与制造企业共同长期发展的目的。因此,我国的金融租赁公司专业子公司也应充分认识租赁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质特征,可更好地运用租赁功能促进我国制造业走出国门,才是金融租赁公司长远发展之道。

注:

[1]三菱UFJ金融集团排名第10,法国巴黎银行排名第11,因没有三菱集团相关数据,此处使用法国巴黎银行的数据。

[2]Jan Schildbach. “Universal banks: Optimal for clients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dbreserch.com, 2012.11.

[3]关于银行所持证券牌照的说明:1.中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于2002年在上海开业,公司最大股东中银国际是中国银行在香港设立的全资附属公司。2.农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是农行的全资附属机构,于2009年在香港成立,在香港可从事上市保荐承销、债券发行承销、证券经纪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在内地可从事除A股保荐上市之外的各类资本市场业务。3.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是交通银行的国际投资银行和证券旗舰,其前身交通证券有限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批准,获香港证监会发牌,于1999年在香港开业。

[4]建设银行的期货牌照刚于2014年2月份拿到,故2013年无利润统计。

[5]数据来源:《全球租赁业报告2014》,怀特•克拉克集团。

[6]数据来源:市场机构Dealogic。
 
参考文献

[1] Jan Schildbach. “Universal banks: Optimal for clients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dbreserch.com, 2012.11.

[2] 蔡晓燕,次贷危机中的跨国银行:风险管理、危机应对及其启示(D),厦门大学,2009:16-24。

[3] 陈琼,金淑英,美国租赁业务考察报告,中国银监会内部报告,2012。

[4] 冯聪,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选择(D),中国中央党校,2011:44-47。

[5] 孔永新,孙路,密书广,美国融资租赁公司盈利模式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投资研究,2012年第12期。

[6] 周继燕,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20-22;

 

未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