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论坛
动态
招聘
信息
走向新的增长模式
时间:2013-07-30 作者:黄益平

摘 要

  “高增长、高失衡”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过去十年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高增长、高失衡”的突出特征。一方面,这可能是因为过去政府在“保增长、防通胀、调结构”三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相对轻视调结构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政府在改革期间采取了所谓“不对称的市场化策略”,生产投入品价格被普遍压低,既变相地补贴出口商、投资者和生产者,还变相地向家户征税。这一从家户到企业的收入再分配机制是造成“高增长、高失衡”模式的重要根源。前总理温家宝曾多次指出,这一增长模式是“不协调、不平衡、低效率及不可持续的”。

  随着增长潜力回落和经济结构再平衡,新增长模式已经开始形成

  最近经济增长速度持续落在8%以下,但政府一直相对克制,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增长潜力已经从以前的10%下降到6%-8%。与此同时,有初步证据表明经济结构再平衡已经开始:经常项目顺差已经显著缩小,居民收入分配正在不断改善,而消费占GDP之比也在逐步上升。这些均表明新的增长模式已经开始形成,而促成这个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刘易斯转折点出现之后工资大幅上升。在从过去的奇迹向常规发展转型过程中,中国经济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包括增长速度放慢、通胀压力提高、收入分配改善、经济结构平衡、产业升级加速和经济周期变得更加动荡。

  “李克强经济框架”是促成增长模式转型的对症药方

  如果新政府能够坚持落实过去几个月来一再宣示的被简称为“李克强经济框架”(Likonomics)的政策意向,应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增长。这个框架似乎包括三大政策支柱,即不再大规模刺激、去杠杆控制金融风险和全面推进结构性改革。李克强总理已经多次表明:政府再次实施大规模刺激政策的空间已经非常小;要把流动性从投机性活动逼回到实体经济中去;以及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李克强经济框架”的实质就是放弃追求不切实际的高增长,适度容忍低增长,以经济改革推动增长模式转型。

  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走上可持续增长道路的关键

  当下推动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起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改革可以帮助化解已经形成的经济金融风险,比如金融机构改革;第二,改革可以支持长期经济与金融的稳定,比如增强社会福利体系;第三,改革还可以帮助提高未来增长潜力,比如土地使用与户口制度改革。目前政府正在谋划具体的改革方案,涉及金融体系、财政政策、户口制度、土地使用、要素价格、收入分配、行政审批和国企垄断等方方面面,不过我们认为下面三个领域的改革最为关键:一是金融体系市场化,二是地方政府去企业化,三是国有企业平等化。

  对周期性经济下行要有充分的心理与制度准备

  要真正达到“李克强经济框架”的目标,必须克服对经济下行的恐惧。经济政策当然应该稳增长、防范“硬着陆”。但何谓硬着陆其实是个主观性很强的问题,现在增长低于8%已经成为常态,劳动力市场状况依然很稳定。未来如果我国真正走向市场经济,增长周期性下行具有必然性,其实经济下行也是提高投资与增长质量的必要过程。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时也可以通过完善福利制度等手段减少对老百姓的冲击。简单地说,生病了可以吃药,但不能没完没了地打激素。

 注:本文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2013年第二季度宏观政策报告,执笔人为CF40成员黄益平。

 

报告全文:走向新的增长模式

未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