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首页
论坛
动态
招聘
信息
金融科技新格局:从技术狂热到理性繁荣 作 者 : 刘晓春 著 出版方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日 期 : 2022年11月
未收藏
作者简介 刘晓春,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副院长。 本科毕业于上海财经学院(现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系。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农业银行系统,曾是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国际业务部三人筹备组成员,后独立筹备了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1997年4月,任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1999年10月,调任中国农业银行香港分行副总经理,负责香港分行的业务经营。2004年4月,任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2010年7月重返香港,任中国农业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2014年7月加入浙商银行,任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为进入转型阶段的浙商银行制定了“全资产经营战略”。2018年4月辞任浙商银行行长,2019年1月加盟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任副院长。 刘晓春在银行业磨砺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业务实操和管理经验,对于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与现存问题有着全面和清醒的理解。擅长立足自身实践与思考输出独到的观点,作品发表于《中国金融》《清华金融评论》等期刊以及多家主流媒体,著有《一位银行家的管理笔记》,与人合著了《我国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研究》。
内容简介

金融科技新格局:从技术狂热到理性繁荣

刘晓春 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2年11月

作者简介

  刘晓春,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副院长。

  本科毕业于上海财经学院(现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系。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农业银行系统,曾是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国际业务部三人筹备组成员,后独立筹备了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1997年4月,任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1999年10月,调任中国农业银行香港分行副总经理,负责香港分行的业务经营。2004年4月,任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2010年7月重返香港,任中国农业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2014年7月加入浙商银行,任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为进入转型阶段的浙商银行制定了“全资产经营战略”。2018年4月辞任浙商银行行长,2019年1月加盟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任副院长。

  刘晓春在银行业磨砺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业务实操和管理经验,对于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与现存问题有着全面和清醒的理解。擅长立足自身实践与思考输出独到的观点,作品发表于《中国金融》《清华金融评论》等期刊以及多家主流媒体,著有《一位银行家的管理笔记》,与人合著了《我国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研究》。


内容简介

  经过狂飙突进式的创新试错洗礼,金融行业对技术的可能性与局限性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金融科技的应用创新、制度建设以及监管机制都在逐渐步入理性而有序的发展阶段。

  本书作者基于数字技术对金融行业的影响,从科技进步与人类未来、金融科技的本质与模式、金融业务的创新与监管、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及数字货币发展演进等方面,理性剖析了数字技术为中国金融创新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指出了金融科技、数字经济在发展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与误区,并为科技、金融与监管三者之间如何更好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解决之策。


目录


第一章 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

共同富裕与金融向善

第四产业、虚拟经济与火星生活

信息不对称与平台经济

科技平台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相处

智能合约与数字货币和数字账户

人类的未来不是元宇宙,元宇宙的未来会是什么

技术进步如何影响我们的就业


第二章 金融科技的冷思考与新思路

数字普惠金融的未来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方案

农村金融的迷茫与破题

消费金融的本质与风险管理

金融科技与高估值幻觉

创新结算模式,促进金融科技的颠覆性应用


第三章 金融业务的创新与监管

民间借贷适用法律的逻辑

监管必须直面金融科技新课题

中小银行“避雷”指南

是时候重新审视银企关系了

银行理财子公司应该做好自身定位

重新审视金融业务创新与监管

数字社会的数据公共治理何解


第四章 银行数字化转型新课题

银行数字化的逻辑与原则

银行应用金融科技的方向

数字化转型之对公业务新课题

银行如何适应供应链金融新发展

数字化转型之内部管理新课题


第五章 数字货币与国际清算体系

数字货币离真正的货币还有多远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七大猜想

开拓数字货币技术的更大空间

中国数字支付可能遭遇的挑战

SWIFT 系统、国际清算系统和数字货币

建设跨境清算新体系      


  创新,需要激情,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与思想火花;但真正有效的创新,更需要激情中的冷思考。晓春同志这本书中的各篇文章,处处体现了这样的冷思考。这或许与他多年在银行各岗位、各机构经营管理中的创新实践有关。也因此,他的叙述既专业、又通俗,有理论、有实践、有逻辑。

  在金融科技创新中,摆正技术与业务的关系,是非常关键的。晓春同志在书中提出,金融创新需要三项技术,即金融技术、制度技术、科技技术,其中金融技术是主导,目的是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金融产品。以此为基础,从银行业务经营的角度对这些年金融科技创新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换个角度,也可以说是以金融科技为立足点,对银行业务和银行经营管理进行了全新的思考,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和设想。这些对银行工作人员和金融科技人员,无疑都有很大的启发。

  金融科技融入到传统金融领域后,在传统伦理道德问题的基础上又嫁接了新的科技伦理等一系列风险,也导致一些风险变得更加广泛而深刻,集中表现在数据与算法层面,比如数据泄露、数据垄断、数据鸿沟带来的问题,算法歧视和算法控制带来的问题等。一些机构普遍存在重科技轻伦理、重发展轻治理的现象;一些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强调金融科技的技术属性,却忽视正确的道德观、科技观与金融观;金融机构对从业人员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做业务的价值引导和教育培训欠缺;同时,相关理论研究也相对滞后,伦理知识宣传普及还不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晓春同志在书中也对这些年金融科技创新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了有益的分析和思考,并据此提出了许多监管建议。这部分内容,我认为对更好地理解这些年新出台的金融监管政策,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于数字货币,书中从货币发展史和货币流通出发,进行了非常有趣、通俗、专业的分析,厘清了社会上许多混乱的概念。关于应对美国金融制裁,书中从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实操出发,对SWIFT系统、跨境清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人民币国际化等进行了非常接地气和精彩的分析,提出了许多对策建议,更提出了利用金融科技创建新的跨境清算平台的具体设想。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银行要高质量为实体经济服务,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每家银行的禀赋、文化、历史和客户基础都不同,应做好差异化的战略定位,因地制宜地实现数字化转型很重要。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科技投入的问题。实际上,关于如何形成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治理结构、组织架构以及服务模式等,银行受到的阻力远远比科技投入要大得多。这个领域可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也是广大银行工作者、金融科技工作者和监管部门非常关注的。我觉得,晓春同志的这些冷思考可以给大家在研究时提供一些参考。


肖钢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资深研究员

中国证监会原主席


前言

无限想象与超乎想象

  金融科技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之所以说是新的阶段,首先,是金融科技面对的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前,可以说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虽然数字经济、数字生活、数字社会还在深化发展的过程当中,但数字化已经实实在在地展开了,这与前20年是完全不同的。其次,在经历过狂飙突进式的创新试错洗礼之后,金融科技无论是在应用创新,还是制度建设、监管机制上,都进入了理性、有序的发展阶段。此时的金融行业对金融科技和数字技术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更加理解技术的可能与局限,对技术的未来发展也有更加美好的展望,也逐步认识到不同金融领域的特殊性和社会性。

  技术的创新与技术应用的创新,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对于应用来说,在乎的是技术在业务创新中的可用性,而不是技术创新。作为银行管理人员,关心的是新技术是否有助于更好地创新金融业务、是否有助于降低成本、是否有助于赢得客户、是否有助于提高效率、是否有助于管理风险等。所以,所谓试错,是试新业务的错,而不是试新技术的错。既然是应用数字技术对金融业务进行创新,我们就必须真正理解金融业务,理解目前发展形势下金融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分析和总结前 20 年金融科技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畅想未来可能创新发展的金融新领域。数字技术要真正在金融创新中落地,而不能就技术论技术。

  我们对科学技术的未来、应用,可以有无限的想象,但只有在技术被真正地应用以后,人们才会发现,完全超乎想象。一方面是许多想象中的应用并没有实现,或并不被人们接受;另一方面是更多的应用并没有出现在当初浪漫的想象中。最终,人们发现再怎么超乎想象的应用,实际上也不是不可想象,因为它们都符合一定的规律。新技术的应用,会带来新产品替代老产品,新业务模式颠覆旧业务模式,新行业冲垮旧行业的现象,但这些都只是产品、模式、行业的形式变化,至少在经济领域和金融领域,技术不可能改变经济规律和金融逻辑。

  当你认识到金融业务创新中的许多问题不是金融科技能解决的时候,你才会发现更多金融科技可以真正发挥作用的领域。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要特别感谢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资深研究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先生。肖主席对金融科技和智能金融的建设有着非常全面、深入的研究,给了我很多启发,这次拨冗作序,更是对我的极大鼓励。

  此外,我还要特别感谢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秘书处的廉薇女士和孟凡钰女士,她们设计了本书的框架结构,参与了本书所有稿件的编辑,并负责出版的协调与沟通。尤其是廉薇女士,不仅用心确立了本书的定位,策划了选题,更重要的是,一年多来,她对我的不懈催促和耐心交流促进了本书的完成。没有她们的努力与坚持,出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我相信,她们的这些工作,技术是不可替代的。


刘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