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论坛
动态
招聘
信息
动荡未定:新巴塞尔协议III和操作风险管理理论 作 者 : 钟伟
未收藏
作者简介   从次贷危机到欧债危机,从婉言延缓巴塞尔协议Ⅱ的施行到加码推动巴塞尔协议Ⅲ的落地。中国银行业究竟发生了,以及还将发生什么变化?
内容简介

        

动荡未定

——新巴塞尔协议III和操作风险管理理论

钟伟 顾弦◎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1年12月出版


本书目录

自序

第一部分  新巴塞尔协议II的操作风险管理理论

第一章  新巴塞尔协议II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第一节  新巴塞尔协议II对操作风险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  新巴塞尔协议II对操作风险最低资本要求的计算方法
第三节  新巴塞尔协议II和操作风险的管理框架
第四节  保险作为操作风险缓释工具的讨论
第五节  新巴塞尔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第二章 新巴塞尔协议II和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框架
第一节  巴塞尔操作风险文件和高级计量法
第二节  适用高级计量法的定性和定量原则
第三节  高级计量法对IMA的基本建模框架
第四节  运用高级计量法应关注的难点和挑战

第三章  新巴塞尔协议II操作风险的损失分布法框架
第一节  新巴塞尔协议II和操作风险模型的引入
第二节  损失分布法的背景和使用原则
第三节  损失分布法的基本建模框架
第四节  操作风险损失分布法所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 新巴塞尔协议II和操作风险监管原则
第一节  操作风险类型及对银行的影响
第二节  新巴塞尔协议对操作风险最低资本要求的计算方法
第三节  操作风险监管与新巴塞尔协议II的第一支柱
第四节  操作风险监管与新巴塞尔协议II的第二支柱
第五节  操作风险监管与新巴塞尔协议II的第三支柱

第五章 国际银行业的操作风险管理模型
第一节  操作风险量化技术的发展沿革
第二节  操作风险管理的CAPM和OpVaR模型
第三节  操作风险管理的极值法模型
第四节  操作风险管理的其他测量模型

专栏一 操作风险高级资本充足框架的演进过程


第二部分  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第六章 操作风险管理与银行流程再造
第一节  银行业务流程中的操作风险管理
第二节  银行业务流程再造:国际经验
第三节  国际经验:以Six-Sigma(6-σ)法为例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流程操作风险管理的反思及建议

第七章 操作风险管理与银行核心人员
第一节  银行操作风险中的人员风险
第二节  银行公司治理:董事会和高管人员的角色
第三节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核心人员的角色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核心人员管理的反思及启示

第八章 操作风险管理与核心业务系统
第一节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定义与架构
第二节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与操作风险
第三节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与灾难备份
第四节  建立高效的核心业务系统

第九章 操作风险管理与尾部极端事件
第一节  极值理论与操作风险管理
第二节  基于EVT的改进计量模型
第三节  新巴塞尔协议和压力测试的实施过程
第四节  压力测试在次贷危机中的表现

第十章 操作风险管理:以外汇业务为例
第一节  新巴塞尔协议II和银行外汇业务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第二节  操作风险流程控制:以银行远期外汇买卖业务为例
第三节  对银行外汇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的一些补充

专栏二 操作风险经典案例——巴林银行倒闭案


第三部分 后危机视角下的操作风险管理

第十一章 新巴塞尔协议Ⅲ的新近进展及其影响初探
第一节  对资本框架的再定义和新要求
第二节  新巴塞尔协议Ⅲ对系统风险的高度关注和杠杆限制
第三节  强化流动性监管的框架和要求
第四节  新巴塞尔协议Ⅲ主要规则的过渡期安排
第五节  新巴塞尔协议Ⅲ对全球金融监管的初步影响

第十二章 新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风险监管
第一节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历程
第二节  新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案
第三节  新巴塞尔协议II和III的流动性监管比较
第四节  新巴塞尔协议Ⅲ下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影响
第五节  我国的流动性风险监管现状及建议

第十三章 次贷危机视角下的操作风险管理
第一节  银行业操作风险的表现及其特点:2006-2010
第二节  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问题:2006-2010
第三节  操作风险管理与危机后新巴塞尔协议框架的改革
第四节  次贷危机后银行监管的发展与操作风险管理的角色转变

第十四章 操作风险管理与逆周期监管
第一节  操作风险计量模型的周期特性
第二节  操作风险资本要求的周期特性及其影响
第三节  银行业操作风险的逆周期监管与巴塞尔协议Ⅲ

专栏三 影子银行系统的现状及金融监管综述

后记

 

 

作者简介 

  钟伟,北京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同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委员、成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银行业转轨和人民币问题。著有《迷途难返: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新走向》《关注贫困:国际发展融资机制研究》《金融资本全球化论纲》等,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主持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技术援助项目20余项。

  顾弦,在中信证券研究所从事国际宏观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学博士,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学习。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本市场和风险管理,在经济学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监管协议如抽刀 人性风险似水流(自序)


  巴塞尔协议Ⅰ自1988年推出以来,一直毁誉参半。赞誉者称之为国际银行业界的“神圣公约”,使得跨国银行第一次能在可计量的资本要求和风险约束下展开公平竞争。它也顺应了当时西方银行家批评一些东亚的大银行资本不够充分,但却在全球迅猛扩张的抱怨。批评者认为巴塞尔协议Ⅰ过于“一刀切”(one fits all),甚至有人笑称,比没有全球统一的银行监管框架更糟的是,如今居然我们有了一个!甚至也有学者疑虑,1988年版巴塞尔协议Ⅰ的推行,导致日本银行业被迫收紧对东亚的流动性支持,从而间接引发了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但不管如何,有了巴塞尔协议Ⅰ,各监管当局有了制定银行监管政策的基本模板。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金融管制政策的放松,以及放任自流政策逐步占据主流地位,使银行业也出现了混业化、巨型化、表外化、衍生化,金融IT技术和自营业务的重要星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三大支柱。三大风险、八类模型为架构的巴塞尔协议Ⅱ于2003年推出。使得大型银行对数据大集中基础之上的数据挖掘,产生了浓厚兴趣。“多算者多赢”成了银行节约资本、提高杠杆的共识。作为一种罗列式风险,操作风险也第一次被纳入到巴塞尔协议的框架中,成为需要定义、测量和配置资本的重大风险。但次贷危机的爆发,使人们对巴塞尔协议Ⅱ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集中在宏观审慎、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公允价值及资本的顺周期性,甚至风险计量技术本身。有些尖锐的批评认为,巴塞尔协议Ⅱ尚未生效便已经失效了。

  2010年10月,在次贷危机的阴影尚未消散,欧债危机已隐约来袭时,巴塞尔协议Ⅲ推出了。协议重新定义了资本,核心一级资本的重要性大大上升了;协议修改了流动性管理框架,使流动性监管有所改善;协议强调了宏观审慎,使系统重要性机构成为重点监管部位;协议对杠杆率和拨备制度也进行了改善。2011年10月,协议中的操作风险管理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良。和前面两次的协议版本一样,巴塞尔协议Ⅲ也同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该协议对欧洲银行业(尤其是法国)有照顾之嫌。有人认为美国没必要全面实施该协议,只要数十家大型银行采纳它就足够了。有人认为,把房屋修得结实很重要,但并不需要把它修成牢不可破的堡垒。言下之意在于批评巴塞尔协议Ⅲ矫枉过正。欧债危机爆发前,欧洲银行业为达到7%的核心一级资本的要求,可能需要在2019年底前充实4500亿欧元的资本金。欧猪五国(PIGS5)的债务困境,使欧元区做出了在2012年中期之前将银行业资本提高到9%的决定。该决定能否得以有效实施仍属未卜。从巴塞尔协议三个版本陆续推出的历史沿革来看,协议框架本身仍将在争议中不断前行,毕竟它仍是各监管当局对银行业实施监管的“指南针”。

  有趣的是,中国银行业监督与管理委员会延迟了巴塞尔协议Ⅱ在中国的实施,但对巴塞尔协议Ⅲ则采取了更积极的回应。到2019年之前,中国银行业要达到的监管要求,比巴塞尔协议Ⅲ更为苛严。巴塞尔委员会很满意地认为,中国和该委员会的观点完全一致,正确的时间表和恰当的顺序非常重要,不应急于求成。

  就操作风险管理而言,操作风险被定义为自下而上的罗列式风险,通常由低频高危和高频低危类风险事件组成,一般运用统计分析或者情景模拟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次贷危机之前,操作风险管理大体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迷恋于数据集中和挖掘。不可否认,基于互联网的金融IT技术的重大进步,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得以长足进步的源泉,也是绝大部分金融创新的源泉。有人赞誉金融IT技术使“大象也能跳舞”。就操作风险管理而言,同样如此。数据大集中、形成数据仓库,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关键风险因素,建模并回溯修正,进行风险资本配置,似乎成为跨国银行的标准作业。但我们可能忽视了,通常风险定量管理总是假定系统不是发散的而是收敛的,数据也不是离散非稳而是连续稳定的,或者说,无论我们使用参数还是非参数分析方法,我们已经假定了系统不会趋于崩溃。很自然的,这样所形成的操作风险计量和资本配置,对付银行常态经营绰绰有余,但要应对危机状态,甚至从方法论上都显得力不从心。操作风险管理似乎被简单化为“网络+软硬件+金融数理”就基本解决。

  二是迷恋于流程梳理和再造。从银行产业组织架构来看,互联网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三大风险集中管理和银行网络分布式运作之间的矛盾,使得银行从低柜到后台业务处理加速标准化、流程化、集中化、因此仔细梳理业务流程,优化风险汇报和反馈途径,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的重要性显著上升。毋庸置疑,上述努力是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但最好的规章和流程也是需要人去遵守和执行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近年来许多曾被公认为风险管理很优秀的银行,由于核心人员甚或普通交易员的行为过失,规章和流程形同虚设,最终给银行酿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操作风险管理,似乎被简单化为“沉默的规章+缜密的流程+因循的人员”。

  三是迷恋于情景模拟和压力测试。由于尾部事件难以有效度量风险、配置资本,因此为改善操作风险管理,不少银行监管当局在次贷危机之中和之后,不断尝试进行情景模拟和压力测试。这可能是非常必要的,但其可置信程度却令人怀疑。例如欧洲银行业协会(EBA)在次贷危机后进行的压力测试表明大多数欧洲银行都基本稳健,一度令人怀疑;而在欧债危机之初的压力测试表明只有24家银行需要进行补充资本等改善措施,再度令人怀疑。在中国情况也类似,有人在未明确说明压力测试的背景时即断言,中国银行业能抵御房价下跌50%的风险。不可否认,上述尝试也许有益,但这毕竟是一种补充手段,操作风险管理,似乎往往以假设糟糕的场景开始,以证明稳健的现实结束。而危机则总是能有效地证伪我们所做的,要么压力不足,要么测试有误。

  次贷危机之后,巴塞尔协议Ⅲ也对操作风险管理进行改善,提出了监管的良好做法,提炼了操作风险管理的11条原则。提出操作风险必须构筑业务条线管理、法人操作风险管理部门、独立评估与审查这三层防范架构。但总体而言,和资本定义与配置、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管理的大幅改善相比,巴塞尔协议Ⅲ对操作风险管理的提升显得薄弱。

  从次贷危机到欧债危机,从婉言延缓巴塞尔协议Ⅱ的施行到加码推动巴塞尔协议Ⅲ的落地。中国银行业究竟发生了,以及还将发生什么变化?过去8年,中国银行业财务报表所发生的变化几乎是脱胎换骨式的,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上述变革?股改上市、金融IT的长足进步、稳定的存贷款利差以及快速膨胀的资产负债规模,这四大因素可能最具有解释力,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金融机构和产品的创新、本土银行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这四大因素的解释力可能相对有限。既如此,那么考虑到未来利率市场化的提速、货币政策的中性化、高速投资期的放缓等重大转型因素,以及地方政府和银行的关系融资、房地产信贷的前景等,都提醒我们,无法将过去8年中国银行业的表现,简单地复制和放大到未来。就操作风险管理而样,对核心人员的激励约束、业务流程的全面再造、独立的风险管理机构,这三大因素可能最具有解释力。

  中国银行监管政策独立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的强景气周期,以及中国银行业绩效的大幅改善,这三大现象几乎是同步发生的,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银行监管框架的完善和实施,或许是银行业稳健性得以增强的制度背景。我们仍需要面对巴塞尔协议的变迁平静思考,风险计量是科学,风险管理也许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金融世界看起来是合乎理性和逻辑的,但危机不断提醒我们,非理性和欠缺逻辑也是金融世界的一部分。外部监管框架面对全球金融资本的流动,如同抽刀断水,去评议刀是否足够锋利可能无关宏旨。操作风险很大程度上,需要我们洞悉人性,去促使人性不至于因个体的贪婪而让机构陷入险境;去让人性不至于因从业的懈怠而面对风险熟视无睹;去让人性既具遵守规则的约束又具挑战规则的激励。或者说,风险管理的基础是监管框架,这部分归属于世俗的“恺撒”,风险管理的顶端是人性和文化,这部分归属于彼岸的“上帝”,银行业需要巴塞尔协议之类的世俗契约,也需要人性向善有所敬畏的心灵契约,对自负的金融精英们尤其如此。。

                                                        钟伟
                                                   2011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