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论坛
动态
招聘
信息
大数据时代保险变革研究 作 者 : 王和 著
未收藏
作者简介   “大数据”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是根本和深远的,它不仅涉及技术、商业和经济领域,也将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大数据”将对人文科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产生重大影响,并模糊其与自然科学的边界。
内容简介

大数据时代保险变革研究

王和 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4年10月出版

本书作者:

  王和,博士、高级经济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减灾中心特聘专家,中国保险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精算师协会副会长,全国保险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研究员、博导。现任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

  长期从事保险经营管理和理论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保险信息化、风险管理、巨灾保险、工程保险等;著有《保险信息管理》、《工程保险》和《中国巨灾保险丛书》等20多部专著,发表论文160多篇。

 

本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二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第二章  大数据本质特征与变革分析

第一节 大数据的内涵
第二节 大数据的特征
第三节 大数据引起的重大变革
第四节 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章  大数据主要技术分析

第一节 大数据关键技术
第二节 采集技术
第三节 传输技术
第四节 存储技术
第五节 处理技术
第六节 展示技术

第四章  大数据相关技术分析

第一节 互联网
第二节 移动互联网
第三节 物联网
第四节 人工智能
第五节 维基技术
第六节 云计算
第七节 射频识别
第八节 人工神经网络

第五章  金融基本原理反思

第一节 金融脱媒发展浪潮
第二节 金融中介功能的反思
第三节 金融专业性的反思
第四节 金融效率的反思

第六章  保险及相关理论的发展研究

第一节 认知科学及其发展
第二节 行为科学及其发展
第三节 预测科学及其发展
第四节 平台化
第五节 个性化
第六节 自金融

第七章  保险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第一节 商业模式创新理论
第二节 大数据在经营管理中的持续性创新
第三节 颠覆式创新:基于大数据的保险商业模式创新

第八章  保险定价模式变革研究

第一节 预测科学与保险定价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保险精算创新:基于社会和全量数据的定价模式
第三节 车辆保险车型定价模式变革
第四节 人寿保险生命表的变革
第五节 预测模式和技术的变化

第九章  保险营销模式变革研究

第一节 保险营销模式变革的背景
第二节 统一客户视图
第三节 社会化客户关系管理
第四节 我国网络保险的发展
第五节 美国保险公司网站销售模式
第六节 保险社交网络营销模式
第七节 互联网保险营销创新实践
第八节 基于移动终端的营销实践

第十章  保险搜索引擎营销模式变革研究

第一节 搜索引擎营销
第二节 搜索引擎营销市场发展情况研析
第三节 对我国保险公司开展搜索引擎营销的几点建议

第十一章 保险比价网站营销模式变革研究

第一节 各国(地区)车险比价网站发展概述
第二节 车险比价网站的模式探讨

第十二章 保险行业车险信息共享平台管理变革研究

第一节 国内外车险信息共享情况
第二节 基于云计算的车险信息共享平台架构
第三节 生产功能分析
第四节 风险管理功能分析
第五节 清算支付功能分析
第六节 电子商务功能分析

第十三章 保险反欺诈管理变革研究

第一节 保险欺诈与反欺诈
第二节 国外利用大数据反欺诈情况
第三节 风险场景与风险因子选择
第四节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保险反欺诈中的应用

第十四章 保险经营管理二维码技术应用变革研究

第一节 二维码技术原理
第二节 二维码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第三节 二维码在保险整体业务领域的应用分析
第四节 二维码在保险重点领域应用分析

第十五章 车联网保险模式变革研究

第一节 车辆保险模式变革的背景
第二节 车联网基本概念
第三节 车联网产业情况
第四节 国外车联网保险应用的情况
第五节 车联网保险的总体框架
第六节 传统车险定价模型及问题
第七节 车联网数据的特征
第八节 车联网数据的GLM模型
第九节 车联网保险车队管理案例

第十六章 健康保险模式变革研究

第一节 我国健康和医疗管理的现状
第二节 我国健康保险面临的挑战和出路
第三节 “数字人生”和“数字医疗”将改变未来
第四节 物联网是健康管理变革的核心技术
第五节 移动医疗:穿戴式+手机将成为健康管理重要工具
第六节 我国健康保险的大数据解法
第七节 我国健康保险大数据解法的实现路径

第十七章 农业保险模式变革研究

第一节 农业保险模式变革的背景
第二节 遥感技术基础知识
第三节 遥感技术体系
第四节 遥感技术应用领域
第五节 遥感技术在农险中的应用

第十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大数据增长迅速、庞大繁杂的数据资源,给传统的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数据时代之所以能够产生和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科技进步,即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在大数据时代,可以量化一切,一切都可以被量化,从而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重大变革。

  在大数据时代,最大的改变是对行为科学的革命,甚至是颠覆。过去在行为科学的研究过程中,均采用样本研究,到了大数据时代,很容易就能够得到“全量”的数据。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而保险经营的核心也是基于预测。因此,保险业面临的挑战是作为传统保险业经营的重要基础,大数法则可能面临着“颠覆性的问题”。保险行业需要一种大数据的思维,这是面向未来需要具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数据工作者、数据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将是未来保险公司的核心资源。

  本书的研究目的就是探究大数据的本质特征及重大变革,分析大数据给我国保险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大数据时代下中国保险业变革之路。本书研究成果将丰富和完善行为科学、风险管理理论,推动我国保险业的大数据应用进程;实现进一步规范和促进保险市场发展,更专业化、更有效地服务保险业和广大消费者的目的。研究分析大数据时代给保险业带来的变革机遇,认清未来发展路径,做好信息技术储备,提炼战略价值,支持相关决策,无疑是保险业着眼未来的焦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书结合大数据时代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综合运用现代经济理论、金融保险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财务理论和管理理论,研究大数据时代我国保险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变革的思路与路径。研究方法包括交叉学科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等。

  本书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至第四章,研究大数据本质特征和科技进步。大数据的本质是解决预测问题,大数据的核心价值也在于预测。大数据时代将在本质上挑战保险业。大数据时代将呈现“4V”特征,即大量(Volume)、高速(Velocity)、多样(Variety)和真实(Veracity)。这一部分分析了大数据给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带来的影响,从技术、产业、市场及伦理道德等多方面分析了大数据可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大数据端到端流程的角度分析了各环节的主要技术。

  第五章和第六章研究金融保险理论和方法的变革。首先,对金融基本原理进行了反思,分析了目前金融领域存在的挑战性问题,即金融脱媒和互联网金融,阐述了对金融中介功能、专业性和效率三方面的反思,提出了大数据可能给传统的金融基本原理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其次,分析和研究了保险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和方法的变革,分别从认知科学、行为科学、平台经济、个性化、自金融时代、预测科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认知科学和行为科学的不同角度探求人类行为规律及其内在机理,提出认知计算将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关键技术,人类行为预测的精确度大大提高。个性化的基本逻辑是对人性的尊重和关照,是把“以客户为中心”做到极致。自金融时代客户行为特征的改变,金融服务形态将呈现出标准化、智能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在大数据时代,预测科学的基础理论面临变革,大数据时代的预测不再基于传统的因果关系推测,而是对不同事物之间或事物不同属性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从而作出预测判断。大数据的到来也将挑战大数法则,使大数法则向多维定律过渡。

  第七章研究保险商业模式创新。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理论,从经济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视角,分析了大数据在保险机构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揭示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巨大商业价值,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经营管理中的持续性创新和颠覆式创新。基于创新视角,大数据商业模式呈现出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对保险业将产生深刻变革和深远影响。

  第八章分析保险定价模式的重大变革。保险定价是保险经营的核心技术。大数据时代,保险定价是基于社会和全量数据,这将颠覆传统保险精算的理论和技术,推动保险商业模式的革命性和突破性创新。车险将采用车型定价模式,生命表也将发生更新换代式的变革。

  第九章至第十一章分析保险营销模式的重大变革。精准营销是保险公司的核心营销理念,它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为基础、以正确的方式向客户传达正确的营销信息。“统一客户视图”的重点是导入大数据管理的理念。分析网络保险、微博保险、微信保险等互联网金融保险创新形式,重点研究了搜索引擎营销和比价网营销。

  第十二章研究保险业大数据共享的应用变革。以行业车险信息共享平台为例,研究了大数据行业信息共享问题。基于云计算车险信息技术平台架构包括三个层次,即基础设施层、开发平台层和应用服务层,而车险信息共享平台的应用分为生产功能、风险管理功能、清算支付功能和电子商务功能。

  第十三章分析大数据技术在保险反欺诈领域的应用。分析国内外保险欺诈与反欺诈情况,指出我国保险业要把握好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形成保险反欺诈的后发优势,确保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利用大数据进行保险反欺诈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十四章研究二维码技术在保险经营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从保险公司管理的角度,制定了营销、客服、电子单据等重点领域的二维码应用规划,进一步描绘了二维码在保险经营管理中的创新应用及其重要意义。

  第十五章至第十七章研究大数据在车辆保险、健康保险和农业保险领域中的应用变革。研究了传统车辆保险定价模型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车联网技术的基本特征,构建了基于车联网车辆保险的定价模型和经营模式。分析了我国健康保险面临的挑战和出路,指出“数字人生”和“数字医疗”将改变未来,提出了我国健康保险的大数据解法及实现路径。研究了空间遥感技术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应用带来的变革。

  第十八章通过对大数据时代保险变革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在大数据时代,科技创新将引起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变革,也将从根本上对保险业产生深刻影响并引发颠覆性创新;(2)在大数据时代,预测科学理论将发生革命,甚至是颠覆性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保险理论;(3)在大数据时代,从根本上改变金融保险业传统的商业模式,开启基于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4)在大数据时代,建立健全行业信息共享机制是我国保险业变革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基础;(5)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能力将成为未来保险企业竞争力的核心;(6)在大数据时代,保险业将提升保险产品定价技术能力;(7)在大数据时代,将开创保险精准营销的新模式;(8)在大数据时代,保险业应积极开展反欺诈工作,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本书进行的研究属于金融学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创新之处:(1)大数据将从根本上改变人文科学基础、行为科学基础;也将改变与保险业密切相关的预测科学的基础,从根本上改变保险和风险管理的理论,因此,本书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2)大数据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与科技进步,特别是与信息技术的创新密切相关的,还与基于新技术的商业模式创新密切相关,本书研究成果具有保险商业模式和经营技术的创新价值;(3)本书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保险业变革进行研究,在充分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保险实务,从应用角度全面透彻分析大数据对于保险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引发的变革,这在国内保险领域属于开创性研究;(4)利用结构化分析方法,对保险业有可能受到冲击或者挑战的各类业务模块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解决了从模糊到清晰、从抽象到具体的问题;(5)分析了大数据在保险业务的主要领域可能构成的挑战和带来的变革,提出了业务发展的战略,细化了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实现路径;(6)创新了产品开发与定价的变革思路,解析了大数据时代下,保险产品开发与定价的新思路;(7)创新提出了保险营销与服务的大数据路径,开展精准营销,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和服务;(8)明确了保险机构在大数据环境下,如何获取数据,如何构建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创新挖掘数据关系规律性背后的商业模式;(9)就保险业如何应对大数据的挑战及规划大数据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代序

把握根本 把握未来

  当“互联网”、 “云计算” 和“大数据”这些极具技术色彩的词汇接踵而至,让人目不暇接的时候,我们难免有几分新鲜和兴奋的感觉,但接着就是茫然,甚至是困惑。 茫然是因为:我们真的不知道这些技术究竟意味着什么?困惑是因为:当我们知道这些技术将彻底改变,甚至是颠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办?的确,我们正处于一个因科技创新而急速变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有点不知所措,因为,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应当何去何从。于是,我们更坚定相信“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句话。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在这个千变万化的时代,我们肯定不能随波逐流,我们需要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那么,这个安身立命之地何在?

  保险,甚至整个金融业也正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当互联网的“屌丝”们已经“兵临城下”的时候,当“宝宝”们已经“大兵压境”的时候,简单地抵触和排斥肯定不是明智之举,总拿“风险”说事也不是个办法。如果金融与互联网注定要有一场“西装”与“沙滩裤”的对话,那么,用一种怎样的方法去对待将成为关键。中国人讲“天道”,意思是尽管这个世界是纷纷扰扰的,是变化多端的,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道天理,常衡永恒。西方人说“回望出发”,意思是人往往因为走得太久了,就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就容易茫然迷惘。因此,金融保险业在这么一个历史的时点上,最需要的是回望根本,因为,君子务本,本立道生。更因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全球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未来作一些思考和展望,特别是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将彻底改变,甚至是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这就需要我们用一个更加开放和与时俱进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去看未来。未来的竞争优势无疑将由洞察力、结构力和行动力决定,其中洞察力是关键。洞察力的核心是远见卓识,为此,企业需要培育一种欣赏、鼓励和包容远见卓识的文化,尤其是敏锐地把握前沿技术和趋势,因为,未来的商业,乃至整个社会必将属于:基于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更重要的是任何创新均不可能是天马行空,冥冥之中一定有一种力量在支配,这种力量就是“本”,就是“道”,因此,正是由于“千变万化”,正是因为“变幻莫测”,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把握根本。把握了根本,才能够把握未来。

根本之问

  一问:货币

  货币是现代人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却很少有人追问过货币之所以为“货币”的道理,比如: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和货币的发展。

  货币的起源是交换,当人们不能直接地以物易物的时候,就需要一种作为间接交易的媒介,于是,货币就应运而生。货币的本质扮演了“中介货物”证明的角色,这种凭证说到底就是一种记录,或者说是一种载体。货币的职能有很多,主要有:(1)交易媒介;(2)流通手段;(3)价值尺度;(4) 贮藏手段。而所有职能的实现均有赖于相对性,既可以是公共认可,也可以双方接受。货币的发展,至少是作为具象的货币面临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生存,还是消亡?以前,人们更多的是在社会制度的层面讨论这个问题,未来,也许是在技术和商业的层面思考这个问题。

  那么面向未来,我们将如何认识“货币”的本质?其中一个重要的解法是将其放到客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进行观察和思考,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时代。首先,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各种各样的“币”已在虚拟社会客观存在,并与现实社会的货币实现交互。其次,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另类货币已堂而皇之地进入我们的现实生活,并大有喧宾夺主的味道。最后,互联网已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未来还可能引发“直接交换模式”的回归,那么,那些以传统商业模式为基础的货币理论是不是到了需要“改版”的时候了。

  如果我们再去看看肯尼亚的“M-Pesa”系统。关于这个系统,人们更多的是看到其以手机支付模式带来的便利,却忽视了其背后这种“场外交易模式”给传统的货币理论和金融体系带来的挑战。因此,电子货币是传统货币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还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关系存在,需要我们认真、深入并革命性地思考相关领域最基础的概念,如货币创造、货币供给、货币储备、货币均衡,乃至“现金”概念等。

  二问:信用

  中国人更多的是讲“信”,中国人讲“信”,更多的是一种对自身的要求。 认为“信”,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是一种内在的要求。而现代商业社会讲的是“信用”,一字之差,境界大不同,信用讲的是对信任的使用,确保“欠债还钱”。发展到现在,更有了“信用消费”的概念,于是就把一件原本是不得已的事,变得冠冕堂皇。

  社会不断发展,特别是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信用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的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信用显然无法满足需要。于是,就出现了各种信用中介,开始是“保人”,后来是企业,再后来是银行,还有国家。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现代社会主要还是由商业银行扮演信用中介的角色,慢慢地人们就接受了,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

  当然,银行也不能是白干,于是,就有了利率,利率就是货币的时间代价。存款有存款的利率,贷款有贷款的利率,银行就靠“利差”过日子。这种“利差”也可以理解为出让“信用”获得的补偿,或者叫“信用差价”。这种“信用差价”背后的逻辑有二:一是银行提供服务的对价,二是银行承担风险的对价。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首先挑战的是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简单地说,就是“利差”的合理性。就传统意义而言,人们不可能实现借贷双方的自主结合,或者说实现的效率太低,但在互联网时代,“天涯若比邻”已不再是一种可望不可求的奢望,相逢、相识和相知已不再是一件难事,信任也就不是不可以的事。那么,资金融通也就不再需要掮客,至少不需要这么贵的掮客。于是,“脱媒”的呼声渐高,更有互联网企业挖空心思,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对传统业务模式的“蚕食”。于是,就有了P2P的出现,就有了众筹模式。 当然,这种模式肯定是有风险的,但如果是两厢情愿,且在融资价格中也包含了风险对价,那么,从交易主体的角度看,就是没有风险的。所以,当互联网重新定义并结构“债权债务网”的时候,“点对点”的匹配与对冲也许是未来金融经营的一个重要维度。这一切,均给了“信用”以现代技术的定义和利用。

  三问:效率

  传统理论认为,银行存在的根据是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这两个问题也可以归纳为效率问题,即提高交易效率和解决信息不对称效率。交易效率的关键是集合效率,金融行业存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现数的集合,因此,集合效率是交易效率的重要内涵。传统金融实现集合通常需要三个要素:机构、产品和时间,即需要庞大的投资,实现网点的铺设;需要开发产品以及运营支撑体系;需要假以时日,不仅是自身,也包括客户的时间投入。解决信息不对称效率主要是调查和获取信息的投入,传统金融企业需要开展现场调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授信管理。即使这样,仍然可能面对“风险剩余”,因此在经营过程中需要“风险附加”,这种“风险附加”在稳定效率的同时也减损效率,是一种权衡的结果。

  如果把这两个问题放到互联网的概念下,则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也正是互联网企业“逆袭”传统金融业的逻辑起点。第一,从集合效率看,这恰恰是互联网的基因性优势所在,互联网门户企业和网络“大V”们可以用难以想象的成本和时间,集合起动辄数以亿计的客户和数以千万计的粉丝,更可怕的是这种“富可敌国”的集合能够轻而易举地跨越时空的局限。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当智能手机等应用终端已经成为一种“人体器官”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了一个自主和自助“营业网点”,这种无处不在和无时不在的交易模式,将彻底改变交易成本的传统概念。第二,从解决信息不对称效率看,互联网,特别是社交媒体和智能搜索引擎的出现,给人类社会最大的贡献是提供了实现信息民主的可能性,推动经济社会更加公开和透明,利用互联网,特别是应运而生的大数据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知情权和知情能力的传统认识。

  互联网带来“大数集合”的可能与效率的变化,无疑将从根本上改变金融保险业。“余额宝”就是一个经典的案例,而保险行业的典型的案例就是“退货运费险”,按照传统的模式,无论是业务处理,还是成本核算,这种业务均是不可能进行的,但在互联网环境下,集合的可能与效率被彻底改写,于是就打造出了颠覆性的全新模式。互联网还将推动集合方式的进化,实现一种“和而不同”的新模式,即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风险偏好,形成一种相对个性的互助组合,不同组合之间还可以在一个更大范围实现互助和平衡。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个体更多的主动选择的可能性,以及对组合风险的知情权。未来,保险业更多的是扮演提供互助组合的管理服务商的角色,而互联网平台给了各种自由组合以想象空间和实现可能。

  在互联网思维下,效率不再是静态和单一维度的。在多维、跨界和融合的浪潮下,就有了“羊毛出在猪身上”的说法。对于传统思维而言,这无疑是颠覆性的,是不可思议的。但这并妨碍互联网企业高举着免费的“旗帜”,摧枯拉朽,攻城略地,大有“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架势。尽管金融保险企业未必能够理解和接受,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已经在我们的身边,甚至是我们的行业内发生了,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关于行业的效率问题,并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反思和行动。因为,不创新,则被创新。

  四问:风险

  风险就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金融风险大致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此外还有道德风险。金融系统的公共性决定了应对风险有高度和专业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有效地处理这些风险,确保金融系统的安全和稳定。风险管理技术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前处理,即通过各种技术实现对风险的化解,传统的技术有分散、组合、对冲等;另一类是事后处理,即通过各种准备,包括转移解决损失发生之后的处理,最典型的就是损失拨备制度,还有就是保险。前者是内部解决,后者是外部转移。

  传统金融的风险管理面临双重压力,第一层压力来自外部监管,并集中体现为“巴塞尔协议”活动。第二层压力来自内部治理,主要体现为投资者和各种内部制度的约束。尽管我们认同金融体系的公共性决定了其需要更加严格和安全的风险管理,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种高额“安全成本”在换回金融机构更“安全”的同时,消费者却扮演了最终“埋单人”的角色。金融的社会效率不高,让人们对这种社会责任配置的公平性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在互联网企业进军金融行业的过程中,最烦的就是传统金融总拿“风险”说事。但如果风险的确是金融的一件“事”,就不能不说。问题的关键不是说不说,而是怎么说。 在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进行关于风险的对话时,要解决三个前提。一是风险不是互联网金融的“专利”,传统金融同样面临风险,不然就没有金融危机。二是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传统金融的风险是一回事,又不是一回事。不要简单地用传统金融的风险观去看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三是不要用传统金融管理风险的视角和方法去解决互联网金融可能面临的风险,要更多地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去管理互联网金融风险,实现“以技制技”。 与此同时,传统金融企业更应当认识到互联网的出现,也给了解决传统金融风险以一个全新的“可能性”契机,尤其是在破解安全效率悖论方面。面向未来,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应当融为一体,在破解金融风险,改善风险管控效率方面,二者应当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五问:专业

  传统意义上的专业,一是靠信息不对称,二是靠个体智慧。“专业”的这两个基础,在互联网时代均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互联网时代,特别是搜索引擎技术的出现,最大的贡献是实现了信息的平等。无论什么事情,只要上网搜索一下,就什么都知道了。此外,以往的“专业”更多是以个体的专家为载体,但在维基技术和互联网社会化的环境下,专业更多的是体现为一种社会互动与共享。从保险专业看,传统的风险管理专业能力也面临来自科技时代的挑战,特别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变许多领域对于专业的认识。

  面向未来,科技时代“专业”的存在形式将从以个体、机构和静态形式走向以环境、聚合和动态形式,为此,保险业需要以互联网思维,构建全新的专业能力,人工智能将成为重要构成。建立新专业能力的重要指导思想是从传统的风险等量管理向风险减量管理过渡,特别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通过动态和自主的“点对点”匹配与对冲,实现社会总体风险暴露的降低,继而为社会创造福祉。风险心理学将成为保险专业能力的重要内涵。通过对风险专业认知和管理技术的导入,辅之以损失的分散和对冲,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社会风险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化解不确定性约束,推动社会进步。

  六问:监管

  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有很多,如社会利益论、金融风险论、投资者利益保护论、管制供求论和公共选择论。这些理论说到底就是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由于社会公众利益的高度分散,因此,需要一个公共部门来代行管理职责。而在开展金融监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安全稳定和经济效率相结合,因为,市场是需要竞争的,但如何确保一个公平、高效、适度和有序的竞争环境,做到“活而不乱”,同时,还要兼顾监管成本和监管失灵问题,则是说得容易,做得难。

  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在分业监管的大框架下,却要面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混血”局面,“自己的孩子自己抱”的实际可操作性大受挑战,因为,有的时候还真说不清是谁的“孩子”。此外,金融集团的出现,特别是并表产生的问题,也给传统的监管体制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可能产生新的监管漏洞。传统的金融监管问题尚未解决好,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无疑是给金融监管“添乱”了。但监管部门也别无他路,“孩子”出生了,就得管,总摁着,也不是办法。

  首先,管理的前提是对客体的界定,但现在谁又能够对“互联网金融”作一个清晰和科学的界定?或许这不是水平问题,而是它本身就是一个发展中的不稳定概念,因此,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与时俱进,即随着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发展和变化,不断调整监管原则和手段。其次,互联网改变的不仅仅是金融业态,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因此,掌握和运用互联网思维,适应人们的新习惯是做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关键。再次,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是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因此,运用相关技术开展监管是一条基本思路,具体讲,就是“以技制技”。最后,互联网金融监管亟需一套相应的监管标准,这种标准既要与传统金融监管思路一脉相承,又要体现互联网金融的特点,更需要满足与时俱进的需要。

  互联网,特别是大数据技术也给传统的金融监管带来许多新机会。金融风险监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信息不对称,特别是“海量”数据面前,而大数据时代给了解决信息不对称一个很好的路径,因此,基于大数据的监管将成为未来金融监管的重要手段。互联网提供的实时数据也给风险的预警和及时处置提供了可能。面向未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应当成为监管的重要内涵,而兼具金融和技术的“两栖”人才,将成为未来监管队伍的最重要力量。

关于未来的话题

  话题一:奇点临近

  《奇点临近》 的作者认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正不断地临近一个奇点。作者甚至准确地预测这个奇点将出现在2045年,他认为奇点的到来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

  什么是奇点?奇点是一个物理学、宇宙学和几何学的概念。它可以理解为空间与时间的边缘,或边界,一个处于边界的突破点。那么,这个突破的特征是什么?是人类的生物思想和现存技术的高度融合。当这种融合达到了顶点的时候,将导致人类“突破性”地超越自身的生物局限性,并对使人类社会产生根本性的改变。从现实的角度看,它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人类本身和机器、现实和虚拟之间的边界会变得越来越模糊,而这种边界的模糊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的,人类及其生存的环境将不可避免地因此发生变化。所以,作者有句话:“奇点是一种可以撕裂人类历史结构的能力,它的突出影响是改变人类理解能力的本质。”当然,也有很多人对于作者提出奇点这个概念以及作出的一系列判断持不同意见,但我觉得这不妨碍我们对于“奇点临近”这个话题的大胆和积极的思考,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去理解奇点可能对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乃至生活产生的影响和改变。

  话题二:代际思维

  中国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走到了今天,正面临着一个历史变革。从技术的层面看,大量新技术的涌现,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深度应用,将推动社会和经济,以及各行各业发生深刻变化。因此,我们能够得出一个直接的判断:我们处于一个“代际”的时点上。

  关于“代”本身有很多的含义,在不同领域,比如人口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均有不同的含义。今天我们讨论的“代”,更多的是基于科技进步、基于商业模式变革所带来的“代际”问题。回望历史,我们还记得蒸汽机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再看看现在,我们同样能够感受互联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让我们的生活“更新换代”。

  提出“代际”的概念,是想区别于周期。“代际”的发展特征是一种非线性的,它与传统的周期理论,或者周期性变化有着本质不同。在周期理论下,我们更多的是在同一个坐标系上来观察变化,而“代际”则让我们处于不同的坐标系。

  在“代际”变化中,有一个重要的特征:边界的模糊与重构。这种模糊使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内”与“外”,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行业,我们渐渐发现,你已经很难去界定什么是“内”,什么是“外”。“跨界”已经从一种另类思维成为了主流模式,在发展的趋势上,我们会发现跳跃性、革命性已经成为发展和变化的主旋律。那么,面对“代际”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思考和应对?最重要的是,明白时过境迁、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的道理。我们不能抱着老经验不放,否则,我们真的会“OUT”。

  面对“代际”时代,我们会发现规模和经验已经不再是绝对优势了,我们会发现大小公司、新老公司均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看看今天活跃在商业领域的很多企业,20年前他们在哪里?20年前没有他们,但这并不能阻碍他们站在今天商业舞台的中心,扮演着主角。同时,谁又能保证今天显赫一时的企业,20年之后它们还能够存在?所以,我们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如何跨越“代际”的问题。 穿越“代际”需要解决能力问题,更需要解决认识和观念问题。

  “代际”问题的核心是迭代管理。迭代管理需要我们有一个承前启后的理念,更需要我们有一个瞻前顾后的视角。而在迭代管理中,文化基因的传承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万变不离其宗”。

  话题三:范式革命

  “范式”这一词汇本来源于信息技术,主要用于表述关系数据库的概念。这个词后来被应用在管理学层面,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范式革命”最早是库恩提出的,他提出了一个科学发展的历史阶段理论,他认为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它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就是范式。我把这种内在结构理解为一种关系。而范式革命就是指一个稳定的范式,如果不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适当的方法,它就会变弱,从而会出现一种范式革命,或者叫范式转移。范式革命基本遵循了这样的线路,即从遵循旧范式到修改旧范式,最后到不得不摒弃旧范式,确立建立新范式。

  从历史上看,挑战旧范式力量往往是来自于既有范式之外的,修改,或者摒弃旧范式均不是内部发起的。结合当前的热门话题:“互联网金融”,我们也可以得出类似的推论。作为一种曾经是相对稳定的范式,传统金融已经不能提供与时俱进的解决方案了,势必使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弱。这个时候,互联网企业的介入,倒逼了金融行业不得不修改,甚至是摒弃旧范式,继而确立建立新范式。

  那么,新范式的内涵是什么?我认为是基于新理论的经营理念和基于新技术的商业模式。范式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基本道理,就是新旧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它们之间没有公约数,是质的差别。我们还是回到互联网金融的话题,从根本上看,互联网是要推动传统金融从一个旧范式向一个新范式的转变,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全新的范式,它与传统金融之间是没有公约数的,是不可能通约的。比如,我们现在谈论最多的是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问题,我的观点是:我们不能把互联网金融风险问题“妖魔化”,传统金融同样面临风险。事实上,真正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用传统金融管理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看待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互联网金融肯定面临更加复杂的风险,甚至是更大的风险,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去看这些风险,继而管理和控制这些风险。因为,它与传统金融不属于一个范式,二者之间存在质的差别。

  话题四:量子理论

  大多数人也许并没有意识到量子理论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甚至是整个世界。它改变的不仅仅是技术和理论,也包括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一是量子理论给我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变化。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是遵循着经典力学去解释这个世界的,我们一直认为经典力学是绝对真理,是亘古不变的。但是在过去的近一百年,随着量子力学的出现,我们发现原来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其实也值得需要商榷推敲。量子力学给了我们解释这个复杂世界以更广阔的视野、更绝对的答案。虽然,即使到了今天,也许我们对于量子力学最基本的一些概念还在讨论中,但是量子力学所揭示的一些规律、所提出的解释这个世界的一些方法,乃至给我们的思维带来的进步是划时代的。比如,量子力学提出不连续、跳跃的概念,存在可能是平行、重叠和复合的,量子是相互纠缠的,观测与被观测是相互影响的,等等。所以,了解量子理论,是为了让我们能够用一个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思维去看待我们的世界,看待我们的管理,看待我们的技术创新。

  二是量子理论将推动信息技术的进步。 量子理论将从根本上改变信息技术的三个重要的领域,即处理、存储和传输。量子理论将引发信息技术基本层面质的变化,导致处理速度、存储容量和传输效率均发生我们难以想象的极大提升,同时,还会大大降低成本。因此,它将为未来的信息技术应用创造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

  三是量子理论对于经济,特别是保险也有非常深刻的启发。作为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则”,他在物理学领域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测不准原则”的观点和思路对于经济研究领域,对于风险管理和保险领域同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发现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们之间是一种纠缠的、混沌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不能简单地用回归方法解释的,也不能用静态的思维去预测。同时,量子理论关于不确定性和概率论的解释,也给现代保险理论和经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也许未来我们会发展出一个新学科:量子保险学。

  话题五:认知科学(心)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更关注外部世界的研究,对于自身,不能说没有研究,但的确是知之甚少。所以,在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对自身,特别是关注对“心”的研究。

  在人类的认知中,始终有两个领域让我们感觉是神奇莫测的,一个是宇宙,一个是人的大脑。近年来,随着脑科学、神经网络科学、认知科学的发展,我们渐渐揭开了人类大脑的神秘面纱,我们知道大脑有300亿个神经元,并构成了3亿个识别模块,但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它们之间的 “关系函数”是什么?科学家们一直在试图去解读神经元之间的“网络运行密码”。令人兴奋的是一些科学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正不断取得突破,他们提出了“蓝脑计划”,甚至预计有望在2023年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人类大脑。如果是这样,我们就有可能为人类大脑“建模”,继而开发出一个 “类大脑操作系统”。如果这些能够成为现实,则古人想象的“读心术”就可能成为现实。

  接下来的问题是技术实现层面。首先是处理能力,得益于量子理论和纳米技术的结合,纳米管的出现使得计算能力不再是问题了,1立方英寸纳米管所提供的计算能力已经超过人类大脑的1亿倍。其次是这种仿真大脑的存在方式,及其与人类大脑的交互关系,是独立存在、平行存在,还是分布存在。第三就是如何联系和接管,这个问题的核心是要解决输出和输入问题。我们需要一个输出和输入的解决方案,这还涉及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概念:路由,们要建立一套路由系统,去解决决策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决策系统和操作系统之间的联系问题。

  认知科学有一个最终的落脚点,就是人工智能。尽管我们在认知科学领域,追求的目标是构建一个仿真大脑,但在实际应用层面则是另一个概念,也许我们只要把认知科学的初级成果,进行简单应用,就能够为我们提升经营管理效率、便利人们的生活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并可能带来巨大的效益,而对此我们现在关注得还很不够。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未来人工智能能够取代我们多少的工作,是10%、30%,还是50%?如果这成为了现实,相信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因此产生重大变化。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一个问题:你今天所做的工作,明天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最后,回到保险领域看人工智能的应用问题,我认为至少有两个可能的应用。第一个应用是在风险认知和管理层面。我们知道有一种风险理论认为风险是主观与客观的差异。那么如果认知科学可能认识并改变主观的时候,风险也就随之改变了。因此,我们需要关注“风险心理学”的概念,即我们可以从主观,从心理的视角去观察并管理和改善风险。同时,认识科学对行为科学和预测科学的影响,也将对风险管理和保险的基础生产巨大的影响。第二个应用是“感应终端+物联网+人工智能模式”这种模式将从根本上改变保险行业的经营业态。 最典型的应用场景是理赔,我们可以通过感应终端获取事故现场的所有信息,然后,通过物联网汇集到虚拟的理赔中心,最后,通过基于人工智能构建的“专家系统”对赔案进行自动处理,完成查勘、定损和核赔工作。这种集合群体智慧和大量信息的“专家系统”其案件处理的精准程度将远远超过作为个体的理赔人员,同时,更高效、更经济,还不会产生“道德风险”。同时,这种“专家系统”还可以与汽车的零配件和工时费等社会数据库实时对接,能够进一步提升其有效性和准确性。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理赔部门可能不再是一个人声鼎沸的职场,而是一些“悄无声息”的设备。此外,这种模式在风险评估、核保、客户服务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可以有一个基本判断: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保险的业态,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前瞻性思维和实实在在的准备。

  话题六:基因工程(身)

  20世纪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调动了数以千计的科学家,用了13年的时间,耗费了27亿美元,才初步完成了这个项目。这个项目的完成使得人类在认识自己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随之而来的是这一成果的广泛应用,目前与基因测序相关的应用产业可谓风生水起,有家叫做“23与我(23 and me)”的公司声称:花99美元,就能够告诉你的“前世今生”。他们只需要你提供一点唾沫,就可以鉴定出254种因子,继而确定疾病携带、 药物过敏和祖先起源。电影明星安吉丽娜•茱莉就是使用了这种服务,诊断出自己患乳腺癌的几率超过50%,毅然决然地做了乳腺切除手术。

  接下来,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如果疾病,甚至生命是已知,或可以预知的,保险,特别是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将如何面对?西方保险业曾经有一个想法是考虑把基因引入到保险经营中,即利用基因技术进行定价,开展核保。但后来这个想法被否定了,原因是社会从更高的层面提出了人权保护问题,提出了禁止基因歧视概念。2008年美国通过《反基因歧视法》,从法律上明确了禁止基因歧视。除了基因技术外,现在嵌入式和穿戴式的各种生命体征观测设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迅速普及,在西方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这种观测设备传感器加上移动物联网技术,使得我们对生命及健康的了解与掌握进入一种动态和持续的状态,这一切都使得生命和健康变得更加“已知”。这就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在人寿和健康保险中,投保人与保险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地位发生了新变化,更多的投保人拥有了更充分的信息,而保险人则处于信息相对弱势和缺乏的地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管理将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需要我们予以高度关注。

  在生命是已知的和不确定性消失的时候,面对我们还保什么、我们还能做什么的问题,我们也不妨换一个思路,思考一下如何利用这些新技术,提供一个基于健康管理服务的经营模式,因为,人们买保险的本意并不是赔偿,保险制度存在的更高意义是改善社会的总体风险暴露,为社会创造福祉,顺着这个思路也许我们能够创新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话题七:平台大势

  互联网将挑战保险,乃至整个金融的立业之本。我们不妨看看,金融和保险的立业之本是什么?如果从保险的角度来讲,是大数法则、专业管理和信用中介。

  第一,大数法则的根本是数的集合。从传统的视角看,这种数的集合是要通过保险网点,通过销售人员去实现的,因此,如果我们要集合一定量的“大数”是非常困难的,许多金融机构通过很长时间的努力,能够集合的数不过是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可以说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但在互联网时代,一个“大V”拥有千万级的粉丝已是家常便饭和司空见惯。网上的“秒杀活动”,霎时间聚集庞大的客户群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在互联网时代,数的集合无论是可能性,还是效率均已是“今非昔比”了,我们不要小看这种变化,更不能漠视它的出现。

  第二,专业管理的背后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今天所谓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互联网时代,配合搜索引擎的出现,知识信息的获取已经变得易如反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保险业需要认真思考自身如何存在的问题。作为前提,我们需要用一个开放的心态去迎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特征是开放、平等、透明、分享、高效。随之而来的是信息民主,信息民主指的是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均享有充分的“知情权”,任何人均不能,或难以继续利用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来获取超额利润。从商业的角度,要高度关注共生理论,即在互联网环境下,大家互通有无,协作共赢。最后,就是金融和保险机构靠什么,又如何继续扮演信用中介的角色问题。

  我们讲“平台大势”这个话题的核心是要认识到未来整个社会的平台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信息民主和经济平等是平台化的重要特征,它将带来一系列创造性的破坏和颠覆式的创新,它更会带来新商业模式的诞生,形成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性趋势。作为金融和保险,在社会平台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关注并思考几点问题。

  第一,金融保险会从“更制度”的平台走向“更技术”的平台。传统金融保险更多的是基于制度建立的平台,而未来我们要走向一个“更技术”的平台。

  第二,经营模式将从“差价模式”走向“服务模式”。金融保险企业的盈利模式将从通过价差实现,过渡到通过提供服务并收费实现。

  第三,定价模式也将从以“前定价”为主走向“前定价”与“后定价”结合的模式,从公司定价走向消费者自主定价时代。

  第四,风险控制模式将从过程和事后的风险管理模式,逐步走到事前安排和对冲的风险管理模式;从一种外在模式走向内涵模式。

  话题八:数据使命

  “大数据”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而“数据科学”则是更科学的定义,它包括数据和计算相关领域的科学范畴。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用“大数据”这个词,因为,通过这个词,我们希望包含这个时代许多与之相关的科学和技术,通过这个词,让人们能够更多、更直观地认识数据科学,以及数据的时代使命。对于保险业而言,大数据带来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需要我们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是对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有一个专业、深刻和前瞻性的认识。现在大数据这个话题已经非常热,但是我们对于大数据的内涵、对于大数据与保险行业的关系,还认识不足,而且,许多认识更多的是建立在抽象基础上的。从保险的角度看,我们需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去边界”思维,即在平台化时代,在大数据时代,你会发现各种边界都越来越模糊,所以,现在的创新和机遇更多的是在边界发生的,不是在中心发生的,而我们对边界又关心了多少,认识了多少。二是“社会脑”的认识,大数据使得整个社会的信息实现了共享。从整个社会的层面,我们会发现一个趋势叫做“数字社会主义”;从个人的层面,我们会发现“数位人生”的概念,即每一个人都将被数据化。社会和人的数字化是“社会脑”出现的前提,也是其进化的基础,它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知识和智慧的传统认识,并营造出全新的“生存环境”。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就面临着怎么利用好这个“社会脑”的问题。

  二是现在有一个非常流行的模式,叫做免费模式,我们大多数人都乐此不疲地使用各种免费模式,就忘记了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很多人在免费使用数据产品的同时,其实是被这些运营商免费使用了自己的信息。互联网发展到了今天,大数据时代走到了今天,我们需要提出一个概念:“数权”,即每个数据都有权利归属,均存在“所有权”的问题,这种“数权”与我们的财产权一样,是不能够随意侵犯的,国家需要在制度层面来完善这个问题的治理,否则,很多人稀里糊涂下载了那么多APP软件,最后,几乎就没有隐私了。

  三是在大数据时代,解构和重构数据将成为一种重要能力。如何将现有的数据进行解构,同时根据需求进行重构,创造出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这种解构和重构的背后是一种价值的发现与实现。同时,解构与重构能力的根本是计算能力,而这种计算能力提升的关键是对数据的“追随”,即我们需要改变数据“迁就”计算的思维模式,而让计算“追随”并“服务”数据,并在服务中成就计算自我。

  四是随着“云计算”的出现,带动了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变革,而“云计算”带给我们更大的价值在于催生了“云管理”的概念。现代商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越来越复杂的管理与越来越灵活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客户、销售和服务是越来越分散的,要求是更加灵活多变,而经营管理则要求尽可能地集中,以有效控制风险,降低成本。从表面上看,二者是矛盾和冲突的。但通过“云管理”概念的导入,就能够较好地破解这一难题。“云管理”的核心是“形散神聚”,它能够很好地解决和平衡集中管控与效率保证的关系,解决集中运营与灵活服务的关系。

  五是数据管理面临“内外有别”的问题。 保险行业要有两个认识。第一,长期以来,我们总认为行业数据是我们经营的基础,面向未来,我们要认识到行业数据,仅仅是经营风险数据的一小部分,真正解读风险,需要更多关注行业外的数据。第二,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对于数据的管理也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传统的角度看,我们更多的是希望“拥有”数据,但在未来大数据时代,“拥有”既不经济,更不现实。因此,对于外部海量数据的使用和管理,我们不可能采用传统数据管理的理念和技术,更多的应当是“不求所有,但知所在”,以确保效率。

  六是数据的“用”与“不用”的问题,这涉及了大数据的一个核心问题:数据的隐私与保护。数据的隐私保护问题,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商业问题。从社会的角度看,需要通过法律对人们的“数权”加以保护,保险业就面临着适应问题。从商业的角度看,数据隐私问题处理不好,客户就可能不接受保险公司的产品与服务。人保财险在开展基于车联网的定价模式项目,即UBI 项目的过程中,就面临着如何能够构建一个既能够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提升车险经营管理水平,服务客户,又能够很好地平衡客户的隐私保护问题,实现一种互利共赢的模式。

  七是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数据人才。保险业面向未来最突出的一个矛盾和问题就是数据人才,特别高端数据人才短缺。数据人才是一种“两栖人才”,未来保险行业需要大量通晓保险业务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包括数据科学家和数据工程师,而这些人才最重要的一个能力是解构和重构数据。因此,关注这种人才的培养,不仅是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更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问题。


后记

  “大数据”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是根本和深远的,它不仅涉及技术、商业和经济领域,也将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大数据”将对人文科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产生重大影响,并模糊其与自然科学的边界。这一切,也许是当下我们还没有,或不能充分认识的。

  “大数据”对传统保险业的影响是根本性的,甚至可能是颠覆性的。无论我们是否看到、是否接受,它都将势不可当地到来。因此,明智的选择是关注、思考和研究,与时俱进地改变我们的定式思维和商业模式,与时俱进地实现基于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

  长期以来,由于工作的关系,一直关注、研究和从事保险信息化工作,也就有更多的机会和便利对“保险大数据”问题作一些思考与实践,尤其是在车联网、客户关系管理、反欺诈和精算定价等领域。带着来自工作实践的总结和思考,希望能够推动行业对“保险大数据”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为此,我曾以“大数据将颠覆保险业”的标题文字,试图去触动行业的神经,引起行业的重视。

  2013年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在选择“部级研究课题”时,确定了“大数据时代保险变革研究”的课题,使得“保险大数据”的话题进入了官方视线,与此同时,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得到了熊志国主任、樊新鸿和李金辉处长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本书是在这个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和系统研究的成果。此外,课题研究也得到中国保监会王祖继副主席的关心和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完成课题过程中,吴晓辉、吴成丕、吴晓亮参与了研究工作,特别是吴晓辉具体负责了课题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同时,聂文东、高媛、段文文、孟庆浩、任晓鹏、李玉婷、余菁菁、赖恩东、李祎、孙继英、田园等为“大数据相关技术”部分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吴晓辉参与了本书的写作工作,同时,在写作过程中,谷伟、连锦泉、鹿慧、原宇玲、曾小波、黄伟彤、李文、王平、杨慧晶、冯啸、王新文、余素红、杨亚刚、戴鹏、周运涛等给予了许多帮助和支持。 此外,南开大学的李秀芳教授、湖南大学的张琳教授、中国人民人寿保险公司的谢晓红处长也提供了宝贵的专业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我长期的工作和研究中,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的吴焰董事长、王银成总裁、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郭生臣总裁均给予了关心、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开展“保险大数据”的研究过程中,受益于许多研究机构的相关课题成果,特别是埃森哲、瑞士再SIGMA、IBM、安永、德勤等公司的相关研究报告,同时,本书得到了中国金融出版社魏革军社长、何为主任和有关编辑,以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虽然一直关注和研究“保险大数据”课题,但鉴于课题内涵的浩大与个人知识的有限,因此,难免有许多认识和观点有些粗糙,甚至错误。但最终还是成书,是基于一直以来的认识:任何一个行业均可以忽视大数据问题,但保险业不行!本书初衷更多的是希望能够推动行业对“保险大数据”问题的重视、思考和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也诚挚地希望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